丁全有錄音全文
如果一個想法在一開始不是荒謬的,那它就是沒有希望的。 ——愛因斯坦 驚聞響水化工園區被關停,作為化工人的一份子,深感痛心。作為化工連續化推動者,最近和行業內同仁交流感慨頗多,大家從諸多方面提出的建議都很有建設性,所以本人通過錄音并形成下面文字,無他,就是想叨叨…… 1
安全、安全、還是安全!不知從何時起我們把安全管理變成貓捉老鼠的游戲,本應對自己負責從個體做起的事情,卻變成了說教般難以入耳。安全一定是從內心去培養和教育出來,特別是一線的工人。因為現在缺人,一線工人的教育很難。還有一點是啥?他本身就沒經過系統的教育,很多地方展現的都是小農意識。現在讓他們學習他們很累,年輕時最好的時光都沒多念書,現在階段敦促他們學這學那肯定有抵觸,然后學不會,大家也就很少再去荒廢力氣培訓他們。其實真正做到的化工安全,與其上裝備,不如通過點點滴滴打造安全文化的建設。很多情況下大家知道的都是其他人知道的,但潛伏的卻沒人知道,更不愿意深入、系統的思考。
還有一點是把文化融入到心里面去,不能變成監督與考核,不能把安全文化變成一個貓捉老鼠的游戲,而是通過多次、標準、反復的強化訓練,成為一種肌肉記憶。就像我在當兵的時候,天天做立正,向左向右看齊,天天練,日日練。為什么天天練?我當時就不理解:真正去打仗上戰場了,還能用立正稍息看齊去打仗嗎?我一直不理解。但經過近20年的反復思考,我才弄明白這事:這么做并不是為了讓立正稍息看齊發揮多大的效用,最而是為了讓我們聽命令聽指揮。不能說,槍一響就跑了,要你習慣性地聽命令,把這些聽命令變成一個人的肌肉記憶和行為習慣。
培訓一定要達到這種效果,新兵三個月就能把一個非常散漫的人,朝氣蓬勃的人,變成一個聽話的機器人,企業能不能同樣操作呢?企業的重點是如何吸引年輕人,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很多人擔心的就是化工企業事故率太高,但交通事故發生率相比起來高太多了,交通事故的死亡率高達84人/小時,不能因為危險就不去干,而應該深度思考怎么干,更安全的干。
設備老化問題是逃避不了的,你也不可能考慮全面,從數據而言我國很多化工設備產線建于上世紀80-90年代,已經到了重點維護的階段。即便如杜邦、巴斯夫、陶氏他們的生產工藝也不一定更先進,包括日本的一些化工廠的生產設備也不是很先進。但他們為什么事故率少?更多的是人員素質的問題,在以前90年代的時候,很多化工廠的一些工人都是化工技校,化工學校畢業的,在有一定化工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操作。化工廠現在反而倒退了,因為現在的大環境沒多少人愿意去搞化工。像現在這種鋪天蓋地爆炸宣傳,把好多化工人員全部嚇跑了,原本有意愿的也經不起七大姑八大姨三番五次的勸導。好多年輕人再也不從事化工,這就造成了人才的斷檔。
好多企業老板、好多企業家想通過裝備,通過花錢去解決化工生產安全化是不現實的。真正可行的是也只能是安全文化,也就是本質安全。本質的安全在核電項目中體現明顯,其最核心的是核安全文化,即整個參與建設施工運行的人,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這是個體系。從門衛到廚房的大媽都有明確的行為規范,要知道這個是不能做的,會有危險。如果行為不符合的規范,要抓人,要坐牢,甚至報備核安全局,后果非常嚴重。
大家都知道核電的建設速度也非常慢,比如海陽核電站原本計劃七年投產,但現在十年了還沒投產,不是別的,而是他本身就是那種慢文化。慢,是安全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們都記得那個全球第一大圓珠筆產地的中國卻產不出珠心的例子,在追求規模和速度上,我們可以說是無往不勝,但化工不像是圓珠筆殘次就作廢,很多情況下都是要反復論證、計算的。但之前被GDP攆著走的我們,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引導,讓我們自上而下都沉浸在對速度的追逐中。但是自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很多問題只有在反復的打磨中才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
在化工生產中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從實驗室直接放大到到生產里面,用釜式間歇生產是有問題的,而且很多時候是諸多點都存在需要優化的地方,而長此以往的積累,就會導致問題非常嚴重。現在很多企業家也意識到這個問題,都非常重視裝備升級改造,重視自動化,但是忽略了你的人員能不能操作起來。如果從事自動化操作連表都看不明白,只能等自動化報警,再滯后處理,這是非常不安全也不科學的。自動化的另一個意愿就是為了節約人力,但化工生產如此浩大的一個工程體系,想要短時間內就完成自動化改造是不現實的。以最近失事的波音飛機為例,如此精密且昂貴的飛機都存在人機磨合中的重大事故,更不要說危險系數更高的化工企業了。
所以眾神歸位,本分的做好自己的職責更為重要。與其將資金投入到新生產線中,更接地氣的是提升一線工人的薪資,進行更加嚴格和規范的安全培訓,進行人員素質提升,人員素質考核,做好勞動保護。
現在的生產一線,工人常常會有懈怠心理,時常會見到吹噓自己因違規但逃脫處罰的個體。而且本應該由企業主導和監管的生產安全,變相成了的職能部門主抓,從而使得企業疲于應付檢查而更難騰出精力來進行自身問題的調整。所以本應該落實到行動中的很多行為,更多時候是落實到了紙面上,但書面文字轉化成生產力還是要靠人的執行。而人的培訓和教導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養成的。以飛行員為例,在真正駕駛飛機之前,其在模擬室中要經過無數個日夜的苦練。
而且一線人員的情緒特別容易受波動,這就需要有好多心理學專家來進行參與這個研究。如何建立一線工人的參與感,讓他們感受到重要性,而不是要那種就上班掙錢、掙錢上班就完事了。如果到化工廠上班,拿命換錢,那更完了。如果抱有我在這干活來的,我命都不要了,這更要不得。所以化工廠的安全生產是點點滴滴、面面俱到的事情,否則越炸越恐慌,越恐慌越倒騰,越倒騰越炸。
現在的核心問題是好多企業家不喜歡培養人,為什么?培養好人才反而給人挖走了,給企業留下一地雞毛。所以好多企業家寧愿買設備、買廠子,反正不論你走不走,我的設備有了,廠還在。如果確實需要人才,我就高薪去挖唄。去年一批企業家到德國進行參訪,看到在生產車間里有一批年輕的學徒在跟著師傅們學習相關技能,看大家關注,德國接待員介紹到這是他們的培訓體系之一,這一批學員要經過至少3年的跟產實習,才能夠獨立上崗操作。有企業家半開玩笑的說道:那你們這可不劃算啊,這么高的成本培養人,我們到時候把人給你們挖走了,怎么辦?
沒想到這個問題卻讓德國人有些摸不著腦,反問道:挖走?為什么?
是不是挺有意思,人家德國人壓根就沒考慮過!熟悉德國的朋友都知道其人才培養體系,以朗盛為例,在入職之前就得到了員工的承諾,他們幾乎要和企業簽訂終身的勞動合同,而且他們的父兄,也很有可能就是朗盛的職工。所以企業用三年的時間來培育一個新人,如果從幾十年的工作年限來看,是十分合算的。
我們也要自上而下形成一個約束,行業約束,不能隨便挖化工企業的人,就像軍嫂不能隨便提出離婚那樣,只有這樣才能夠形成良性的社會風氣,企業愿意真正的著力去培養人才。勿說企業,連高校都如驚弓之鳥。因為擔心出現事故,很多高校都已經在考慮是否暫停化學實驗和相關研究。這樣的打擊是致命的!如果連我們的科研人才,都因為外部原因放棄了化工的科研,那我們還能指望誰會站出來,促進化工行業的良性發展呢?
跳轉閱讀→CCTV廣告中出現梁靜茹小姐幾近瘋狂的喊“我們恨化學!”,請問大導演你有基本的常識嗎?
3
還有社會輿論的倒逼,把化工廠逼得又害怕又可怕,讓化工成為在外部看來的整個產業籠罩著不祥的氣息。其實歐美和日本生物化工是一個剛起步朝陽產業,但在中國則變成人人喊打的處境。60年代70年代都是青山綠水的,河里面水都可以喝,如今被污染,很多人都究其原因歸結為化工企業污染,但卻忽略了在整個城市化運動的過程中,單位個體消耗能量多了多少。目前中國化工企業達標的排水比雨水還要好,想要讓廢水出來變成純凈水,太難了。
另一方面三廢處理必須借助政府的力量,就像碼頭、公路、自來水廠等都是國家推動的,小企業根本建不起。政府更應該通過主導在園區里統一規劃建設,相信企業一定會配合處理,然后支付相關費用。通過集中化的處理機制,進行統一的人員管理和物料管理,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整個的運行成本,政府也更好管控,企業也可以把原本投到這兒的精力和這些錢,完成企業安全文化的建立,完善勞保工具的采購。政府應當把三廢處理廠提升到和自來水廠一樣重要的高度上來重視。現在的三廢無處排解已經成為了化工企業的重疾,比起關停,響水事件應讓政府和企業足夠關注三廢的處理,但相關的規劃和落地方案還鮮能見到。
行政審批的低效也拖慢了三廢的解決。對于這種企業和社會特別急需的服務,更應該特事特批,甚至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有能力的企業參與進去。如果是技術層面的原因,由政府主導將三廢研究的科學家組織起來,群策群力,肯定能夠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從這個角度上而言,中國的巨國效應相比歐美和日本會更有優勢,我們有更大規模的產業集群,有更加豐富和多元的反應測試,在成本和科研上都能取得相應的均攤優勢。
4
把化工企業關停真的能讓國家更美好嗎?且不說衣食住行哪一樣都離不開化工產業的支撐,從宏觀經濟上來看大部分的化工企業都是出口創匯型。這些企業如果不創造外匯,那么國家如何采購回來糧食、原油、汽車?很多局外人從最淺顯的層面看到了化工的不足,卻意識不到如果缺失了,將會對自己的生活帶來多大的影響。以2018年為例,我國外貿出口總金額增長幅度排名前五位的分別是大米、成品油、焦炭及半焦炭、集成電路和未鍛軋鋁及鋁材,其中每一項缺少化工行業的支撐都無法存活。
現在由于貿易戰等原因,很多公司將國內企業剔除出采購名單,與之相映襯的是印度化工企業朝氣蓬勃,如此以往內部排斥,外部強敵環伺,中國化工企業要在夾縫中求生存太難了。常態化長此以往,化工產業鏈很有可能就此轉移,而且這種轉移是不可逆的,其后帶來的就業壓力、外匯壓力想想都讓人頭大。
更重要的是缺少新鮮力量的補充,目前在國內注冊公司只要帶有化工二字就會受到特別關注,仿佛這兩個字本身就能散發出惡意。這只是冰山一角,近些年以PX項目為代表,化工企業仿佛變成了人民公敵般的存在。很多人在中學時代,被奇妙的化學實驗吸引,但隨著長大后對化學越來越遠離,這種引導是非常不應該的,如果我們的化工人才斷檔,這才是真正最可怕的。
這就好比對待一個病人,他是家里的經濟支柱卻身患重疾,有些人只簡單粗暴的看到病人給自己帶來的麻煩,卻不想想缺少了他這個家庭是不完整的,缺少了他整個家庭的經濟更會受到重創,所以更應該集體來關懷和照顧他,盡快給他把病看好才是重點!
響水化工園區被關停
這種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實在是讓人心寒
作為一名化工人,如果此刻我們再不為自己發聲
恐怕也不會有人幫我們爭取了!
最后以居里夫人的一首詩和各位化工同仁共勉:
我從來不曾有過幸運,
將來也永遠不指望幸運,
我的最高原則是:
不論對任何困難都決不屈服!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