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月20日開始,中國生物經過一系列準備和協調,組建了專門團隊,調集了相關裝備設備及原材料,在武漢地區實施了新冠肺炎康復者血漿采集。2月8日,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為指南,首期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開展了3名危重患者的新冠特免血漿治療,目前連同后續醫院治療的危重病人超過了10人。臨床反映,患者接受治療12至24小時后,實驗室檢測主要炎癥指標明顯下降,淋巴細胞比例上升,血氧飽和度、病毒載量等重點指標全面向好,臨床體征和癥狀明顯好轉。
新冠特免血漿制品是由康復者捐獻的含高效價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的血漿,經過病毒滅活處理,并對抗新冠病毒中和抗體、多重病原微生物檢測后制備而成,用于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治療。
專家表示,從臨床病理發生過程看,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經過治療康復后,身體內會產生針對新冠病毒的特異性抗體,可殺滅和清除病毒。目前在缺乏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的前提下,采用這種特免血漿制品治療新冠病毒感染是最為有效的方法,可大幅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
中國生物研發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冠病毒特免血漿的采集、制備和系列檢測過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制備工藝成熟,所需時間短。目前,由中國生物承擔的“2019-nCoV感染恢復期患者特異血漿和特異免疫球蛋白制備”項目,已獲得國家科技部組織制定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重點專項立項,同時得到了湖北省科技廳和衛健委等部門的大力支持。
疫情發生后,中國生物高度重視,1月20日立即啟動疫情防控應急預案,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同時組建了新型冠狀病毒專項科研攻關團隊,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副理事長、科技部“863計劃”疫苗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擔任總指揮,著重開展了新冠病毒相關診斷試劑、新冠病毒特免血漿制品、新冠病毒特免球蛋白、新冠病毒滅活疫苗、新冠病毒重組基因工程疫苗、新冠病毒單克隆抗體等科研攻關。其中,中生上海捷諾首家研制出新冠病毒核酸分子檢測試劑盒,并首批取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注冊證;針對湖北武漢疫情重點地區,成立了抗擊疫情前線指揮部,由中國生物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總經理段凱博士負責動員和協調一線資源,在湖北省科技廳的努力推動和積極協調下,爭分奪秒推進新冠特免血漿制品、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單克隆抗體等項目的科研攻關。
中國生物高度重視新冠病毒相關研發攻關工作,先期緊急安排4億研發資金,利用中國生物已有的各種技術平臺,與國家疾控中心、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以及武漢各醫院等有關單位緊密合作,得到了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以及湖北省、武漢市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中國生物將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全力推動預防、治療產品等項目研發,確保攻關工作精準、有序、高效。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