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省應急管理廳就廣東今年以來安全生產、自然災害防治情況以及《廣東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計劃》作介紹。發布會上,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鐘友國對近日廣東省印發的《廣東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計劃》(下稱三年行動)進行了解讀。
鐘友國介紹,三年行動可以理解為“1+2+9+N”方案體系。“1”是指總方案,即《廣東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計劃》;“2”是指2個專題實施方案,分別是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9”指9個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即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消防、道路運輸、交通運輸(民航、鐵路、郵政、城市軌道交通)、水上交通和漁業船舶、城市建設、工業園區等功能區、危險廢物等9個安全專項整治實施方案;“N”指部門實施方案,即各有關部門、重點單位制定的部門實施方案。
目前,省應急管理廳已把三年的行動計劃細化到各年度,如在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方面,要求2020年底前,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承諾制”“安全生產八個一次措施”落實率100%。2020年底前化工園區全面落實封閉化管理,2022年底前其他高風險工業園區實現封閉化管理等。
根據三年行動實施計劃,2022年底前各地級以上市要制定完善危險化學品“禁限控”目錄,禁止自動化程度低、工藝裝備落后等本質安全水平低的項目進區入園;完成城鎮人口密集區中小型企業和存在重大風險隱患的大型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工程。
廣東在危化品的安全風險防范方面主要抓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重點。瞄準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儲量大、風險高的特點,5月至6月期間,我們聯合省消防救援總隊,建立了消地協同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聯合監管的優勢,采取“八個集中”的工作措施,在全省聯合開展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的專項檢查行動。截至目前,已經完成了全省381家重大危險源企業、802處重大危險源專項檢查全覆蓋,對檢查發現的各類隱患問題全部實行督辦整治、跟蹤銷號,對涉及重大隱患危機生產安全的十家企業全部依法責令停產整頓,精準防控重大危險源的安全風險。
二是抓事故。針對省內外發生的各類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我們沒有置身事外,第一時間啟動全國全省一盤棋應急響應機制,組織專家研判,舉一反三,主動加強防范,主動宣傳發聲,回應社會關切。組織開展了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防范實戰推演,復盤典型事故案例,還原事故過程,總結事故教訓,有針對性地強化事故防范。近日,我們也切實履行好安全生產綜合監管的職責,主動協調,先后兩次召集交通運輸部門、公安交管部門召開會商會,深入分析我省危化品運輸環節存在的問題和短板,共同研究危化品運輸動態監控、部門聯合執法、嚴格事故查處、壓實企業責任等聯防聯控措施。
三是抓科技。我們在全國率先建成了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已經實現對121家一、二級重大危險源企業的監測預警和可視化管理,通過物聯感知、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動態分析企業的安全風險,靶向發布風險預警,督促企業強化風險管控。今年,將圍繞信息化系統功能,全面推進功能拓展和提標擴面,力爭今年底完成全省1307家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監測預警和可視化管理全覆蓋。同時,加快推進全省危化品道路運輸監控預警融合平臺建設,整合應急管理、交通運輸、公安交管等部門的數據資源,實現危化品道路運輸全鏈條的動態管控,利用信息化手段,推進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四是抓關鍵。我們認真總結事故教訓,總結行之有效的實踐做法,在化工企業實行最嚴格的“四令三制”和交叉作業“三個一律”規定,明確要求必須經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審批動火令、動工令、停工令和復工令,嚴格落實有限空間作業票制、中控室24小時值班制和企業領導帶班值班制,著力壓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有效管控作業風險。同時,我們也堅持每日一研判、每日一分析,“一竿子”插到底,針對當前我省已進入汛期,雷雨、臺風、高溫等極端天氣多發的特點,提前發布預警通告,靶向發送警示信息,指導各類危化企業嚴密做好應對防范,嚴防各類事故發生。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