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委書記史立軍表示,泰州將以醫藥高新區為龍頭,建設“中國第一、世界有名”的醫藥健康名城,為打造自主可控的生物醫藥產業體系作出泰州貢獻。“創新是國家高新區最鮮明的標志。作為全市經濟建設的主陣地、主戰場,園區財政支持‘一攬子’助力科技攻關‘從0到1’,正是動員全區上下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為‘二次創業’新征程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泰州市委常委、泰州醫藥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張小兵說。
經過15年的砥礪奮進,中國醫藥城已經在全國169家國家級高新區中位列第75位,全國生物醫藥園區排名躍升至第11位。包括雀巢、阿斯利康等13家全球知名跨國公司在內的1000多家醫藥企業在這里扎根落戶,一座規模較大、產業鏈較完整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初步建成。園區先后摘得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全國唯一的新型疫苗及特異性診斷試劑產業集聚發展試點、國家新藥重大專項產業化示范基地等“國字號”金字招牌。
在這里,一批創新人才追逐夢想、一批創新資源加速集聚。泰州醫藥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組織部部長葛立網說,園區著力強化“產業、科技、資本、人才”四鏈融合,成功招引4100多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落戶創業,累計引進國家級高端專家66人,人才競爭力排名位居全國生物醫藥園區第7位。ICGEB全球首家區域研究中心、中科院大化所生物醫藥創新研究院、復旦健康研究院等創新載體先后建立。全球首個治療鮮紅斑痣藥物、國際首創四價流感疫苗、世界首個豬瘟藍耳二聯活疫苗、國內首個改善新冠肺炎造成急性肺損傷藥物等,通過中國醫藥城走向世界。
泰州醫藥高新區32家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器械企業在2月份即已開工,為疫區源源不斷提供相關產品。“疫情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既是壓力,也是動力。”張小兵說。站在中國醫藥城“二次創業”的風口上,園區提出“到2025年建設成為國際精準健康中心、國家生物醫藥特色產業引領區、長三角醫藥健康產業示范區”的總目標,將重點圍繞“四化三鏈”的總體思路來增創發展新優勢,致力放大“產業化、特色化、資本化、國際化”優勢,著力打造特色鮮明、聚焦重點的產業鏈,自主可控、行業領先的創新鏈和專業突出、系統完備的服務鏈,力爭醫藥制造業規模三年翻一番、五年翻兩番。到2025年,醫藥健康產業營業收入突破800億元,全力拼進全國生物醫藥園區前八強。
面向未來,中國醫藥城將重點發展生物藥、化學藥新型制劑、體外診斷試劑及高端醫療器械、中藥現代化四大支柱產業,提升發展特醫配方食品、醫療裝備及新材料、動物保健類藥物三大特色產業,大力發展精準健康服務業。實現疫苗、獸藥獲批量全國工業園區第一,抗體、化學藥獲批量分別進入全國工業園區前三和前五。積極搶抓全省唯一國家級金融改革試驗區機遇,加速集聚金融資本,著力打造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支撐體系。力爭到2025年,在主導產業細分領域形成3個進入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高科技產業集群,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60%。涌現10家創新型領軍企業,開發20個以上國際一流的拳頭產品。引進高層次人才累計8000名,其中國家級領軍人才120名,各類產業人才達8萬名。運作產業基金150只以上,總規模達500億元;大健康產業母子基金規模達100億元,集聚市場化股權投資基金不少于50個。本土主板上市企業達20家,打造資本市場“中國醫藥城板塊”。
新華日報 記者 趙曉勇 通訊員 胡安平 劉昊宇 原文標題:泰州醫藥高新區新動能助力科技攻關“從0到1”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