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會議由攜手可持續發展倡議(TfS)、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伊泰集團有限公司、沈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京東工業品聯合主辦。會議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供應鏈工作委員會、中國石化聯合會石油天然氣專業委員會、中國化工經濟技術發展中心聯合承辦。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會長李壽生致辭
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在致辭中指出,當前石化行業面臨挑戰復雜多變、不確定性因素增多,一方面要將我國市場規模和生產體系優勢,轉化為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創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供應鏈生態,形成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另一方面要注重供應鏈的數字化轉型,企業的供應鏈管理將由傳統意義上的靜態供應鏈,逐漸經過職能部門整合、內部流程整合、外部協同整合后達到智慧的供應鏈。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副會長兼秘書長趙俊貴主持大會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副會長孫偉善作報告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偉善在題為《“十四五”石化產業發展展望》的主題報告中深入分析了現階段石化產業發展現狀以及疫情對行業產生的具體影響,指出未來我國石化行業發展應集中在綠色循環創新發展,不斷提升行業“穩鏈”“補鏈”和“強鏈”水平。
另一題為《數字化驅動的協同云采購》主題報告由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宋華所做。報告針對當前采購管理廣度和深度發生的深刻變革進行了闡述,重點介紹了當下正熱數字供應鏈的流程管理。
作為跨國公司代表,朗盛化學亞太區采購物流總監徐誠向國內企業介紹了跨國公司在推進可持續發展供應鏈方面的理念和具體措施。
全球化運營的化工新材料公司——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物資裝備部總經理錢兆剛分享了萬華化學在應對新挑戰的具體舉措,指出只有打造一多層次、網狀的韌性供應鏈,企業才能變被動應對為主動防御,實現可持續發展。
國內最大的工業品智能采購服務商——京東零售集團企業業務事業部工業品業務部副總經理汪盛分析了工業品采購的痛點,并提出通過智能采購助力石化企業高質量發展。
大會邀請了一批行業知名的業主單位和設計單位。我國工業工程領域資質最全、業務鏈最完整的工程公司——中國化學工程立足于通過分類實施采購策略構建共創、共享、共生的可持續發展的供應鏈生態;國內知名煤化工企業伊泰集團、陜煤榆林化學、寧夏寶豐能源則公布了其采購特點與采購需求。
一些供應商也憑借著自身過硬的本事在會上大放異彩。被譽為“國家砝碼”的沈鼓集團通過產品、服務升級支持石化行業“雙循環”供應鏈;融成智能展示了其全流程數字化、無人化、智能化的數字化灌裝車間。此外,艾坦姆流體實現進口替代的高端控制閥產品、東方電機的特種電機產品、包鋼的鋼鐵產品同樣是參會者關注重點。
“共創共生共享的高效供應鏈”高端訪談
以“共創共生共享的高效供應鏈”為主題、由企業代表、行業專家、工程公司代表組成對話嘉賓的高端訪談將會議再次推向高潮,對話嘉賓根據自身情況分享心得體會,與參會代表分享了意見與建議。
本次大會配套了油氣企業采供合作專場,“攜手可持續發展倡議”(TfS)供應商培訓,石化行業綠色供應鏈系列標準編制交流會,化工裝置拆除施工安全技術管理規程編制交流會,區域(榆林市及黃驊市)企業特色采購與政府供應鏈服務發布會,京東工業品智能采購專場,內蒙古伊泰集團有限公司采購專場,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采購專場,國際化工企業供需交流專場等主題活動。多維度的信息交匯,為參會者提供了一場知識與經驗的盛宴。
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供應鏈系列標準編制交流會
2020年油氣論壇——油氣企業采供合作專場
攜手可持續發展 Together for Sustainability供應商培訓大會
區域(榆林市及黃驊市)企業特色采購與政府供應鏈服務發布會
化工裝置拆除施工安全技術管理規程編制交流會
中國石化聯合會供應鏈工作委員會年會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采購專場
京東工業品智能采購專場
國際化工企業供需交流專場
內蒙古伊泰集團有限公司采購專場
大會舉行了《企業采購實戰智慧》新書發布儀式和2020石油和化工行業百家供應商發布儀式。
2020石油和化工行業百佳供應商發布儀式
《企業采購實戰智慧》新書發布儀式
大會同期配套優秀供應商技術裝備展,展出面積達3000平方米,百余家企業參展。展會吸引了眾多知名企業聚集于此,包括德新鋼管、江北機械、西門子、淄博真空、卡勒克密封、南陽防爆、福斯拓科、海密梯克、安特威閥門、融成智造、艾坦姆流體控制、宣達實業等。先進的配套產品與技術吸引了大量參會企業,現場交流氣氛異常熱烈。
本屆大會采取了嚴格的防疫措施,準備了充足的個人防護用品,保障了大會順利安全的召開,讓參會代表安心放心的進行溝通交流。
一年一度的石化采購大會在推進行業供應鏈管理升級,提高企業供應鏈精細化管理水平,促進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和降本增效,樹立行業供應鏈管理及供應商先進典型起到了積極作用。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