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藥出口量達389.71萬噸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數據統計顯示,1~4月,我國原料藥出口量大幅增長16.68%,達到389.71萬噸;原料藥出口額達到118.41億美元,同比增長5.35%。其中,涉及天宇股份、華海藥業、普洛藥業等藥企。
普洛藥業上半年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9.92億元,同比增長12.46%;實現凈利潤4.29億元,同比增長52.93%。上半年,原料藥業務仍保持穩健增長,實現營業收入 30.2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41%,原料藥業務收入在公司整體營收中占比75.65%。
健康時報記者發現,普洛藥業經營范圍涉及口服頭孢系列、口服青霉素系列、精神類系列等原料藥中間體系列生產。在企業半年報“報告期經營亮點”匯報中顯示,報告期內,年初面對嚴重的新冠疫情,公司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公司在原料藥業務方面采取措施,公司以最快的速度恢復全面生產。
根據華海藥業2020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3.06億元,同比增長24.6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78億元,同比增長72.77%。半年報顯示,本報告期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主要是國內制劑及原料藥銷售大幅增加影響。
健康時報記者根據半年報發現,華海藥業主要經營活動為原料藥及中間體、成品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原料藥方面,公司主要產品包括心血管類、中樞神經類及抗病毒類等特色原料藥,公司心血管類原料藥主要為普利類、沙坦類藥物,是全球主要的普利類、沙坦類原料藥供應商。中樞神經類原料藥主要為左乙拉西坦、帕羅西汀等。
天宇股份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3.32億元,原料藥銷售額8.7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63.14%,環比增長23.77%。半年報顯示,公司的化學原料藥及中間體產品最終主要銷往歐洲、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公司擁有沙坦類產品從中間體到原料藥生產一體化完整供應鏈。
我國65%原料藥用于出口
中國原料藥產能全球占比最高,約為28%。我國原料藥出口占比較大,約65%的原料藥用于出口。2019年,我國原料藥出口量達到1011.85萬噸,同比增長8.8%;出口金額達到336.83億美元,同比增長12.3%。
原料藥主要是指從基礎化工原料到化學藥物制劑之間的相關產品。中國醫院協會全國合理用藥監測辦公室孫忠實告訴健康時報記者,“我國是原料藥的生產大國也是出口大國,超過六成的原料藥銷售海外,涉及的種類涵蓋解熱鎮痛類、氨基酸類、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四環素類、維生素類、氨基糖苷類等。”
總體來看,原料藥主要集中在西歐、北美、日本、印度和中國。孫忠實提到,然而,全球疫情持續蔓延,除中國外的全球原料藥主要出口國印度、西班牙、意大利疫情仍較為嚴重,海外原料藥供給受到影響,部分原料藥價格上漲,這為中國原料藥市場帶來機會。
“持續蔓延的疫情使境外對抗感染類、解熱鎮痛類等原料藥的需求升溫。隨著我國疫情逐步獲得控制,國家有序推動復工復產,國內原料藥的供應能力逐步恢復。”孫忠實稱,但疫情同樣給原料藥出口業務帶來多方面的挑戰,如國際貨運運力的大幅減少以及由此而帶來的貨運成本的提升。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分會副秘書長朱仁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中國原料藥生產企業要在國際市場上保持競爭力,一方面應該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行捆綁合作,保證穩定供應,建立上下游牢固的合作關系;另一方面,在原料藥產品的質量滿足供應商要求的前提下,原料藥生產企業應當通過技術提升、工藝改造或者規?;纳a,來降低成本,獲得價格競爭優勢?!?/span>
孫忠實也提醒,原料藥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廢氣污染物,目前,原料藥企業面對的國內監管也越來越嚴格。
2019年12月,工信部、國家藥監局等四部委聯合印發的《推動原料藥產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未來將加快發展高端特色原料藥,依法依規淘汰落后技術和產品,產業布局更加優化。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