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代文教授于1982年獲得武漢大學物理化學(電化學)專業學士學位,1992年獲得電化學專業博士學位。1994年武大病毒學系博士后(生物電化學)出站并入職化學系任教,1996年破格晉升教授,1998年任分析化學博士生導師。2001年至2005年曾任武大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院長。2018年調南開大學化學學院任杰出教授。現任(或曾任)國家納米科學技術指導協調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全國納標委納米光電顯示技術標準化工作組組長、“納米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專家組成員、“納米科技”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實施方案和指南編制專家組成員、美國化學會 Anal. Chem.顧問編委、英國皇家化學會New J. Chem.副主編、J.Electroanal.Chem.編委等。
龐代文教授主要從事動態生物成像(量子點單病毒示蹤)和量子點背光顯示技術研究。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青(2000)、創新群體(2006-2012)和國家傳染病重大專項課題(2009-2010)等項目,兩次擔任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973)項目首席科學家。發表SCI論文370多篇,SCI他引1.8萬余次;授權發明專利35件;國內外邀請報告240余次;參與兩項量子點國家標準制訂;量子點標記試劑獲第七屆中國國際高交會“優秀產品獎”(2005)(用戶達1千余家)。活細胞合成量子點成果入選《“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成就展(2011)》,“熒光納晶活細胞合成及其生物標記性能的調控”獲湖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2017,第一完成人),“DNA 表面化學及基于DNA的生物傳感”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006,第一完成人)。所研發的高質量量子點已突破高溫加工難題,用于背光顯示,競爭力強勁。
據了解,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隸屬美國科學院,致力于醫學工程和生物學工程創新。AIMBE會士是美國醫學和生物工程技術領域的最高學術榮譽,匯聚了全球該領域最杰出的精英,現有約2000名會士。每年經過現有會士提名,經兩輪篩選,最后經全體會士投票選舉產生新的會士。
參考資料
[1] 南開大學龐代文教授當選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會士,http://news.nankai.edu.cn/ywsd/system/2021/02/20/030044612.shtml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