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2021年4月26日 /美通社/ -- 近日,廣藥集團白云山和黃中藥處在白云山板藍根二次開發取得新突破:板藍根新工藝、新質量標志物研究取得可喜進展,有望開發成為質量控制水平更高、抗病毒、抗炎藥效更強的中藥新藥,并將率先于澳門特區申報、轉化。該項目由白云山和黃中藥聯合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澳門科技大學、中山大學等境內外科研院共同開展研究。
“板藍根二次開發取得新進展,有望加速開發板藍根改良型新藥或創新中藥,這為我們接下來的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信心。”實驗人員介紹,此次成果將有利于三個方面,一是行業影響方面,可提升現有產品品質;二是促進產業升級方面,有望開發板藍根新藥;三是助力大灣區中醫藥發展,將加快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實現板藍根制劑在澳門特區登記上市,促進澳門產業多元化。
加快澳門國際總部建設 助推大灣區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0年1月,廣藥集團澳門國際總部正式揭牌,該總部的落成旨在深化粵港澳大灣區醫藥領域合作,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加快廣藥集團國際化布局。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廣藥集團將以該項目為抓手,不斷深化粵港澳醫藥健康產業創新合作,積極作為,助力大灣區建設。
2020年10月,白云山和黃中藥、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廣藥集團(澳門)國際發展產業有限公司和澳門科技大學正式簽訂“白云山板藍根研究成果澳門轉化備忘錄”,宣布白云山板藍根科研項目將在澳門進行產業化,這成為廣藥集團澳門國際總部成立后首個落地項目。該項目的總體開發思路主要包括了板藍根顆粒按工藝有質的改變進行改良型新藥開發,以及復方板藍根顆粒按工藝無質的改變進行同名同方藥開發,以實現板藍根顆粒和復方板藍根顆粒的整體技術、質量、療效提升和產品升級換代。
“廣藥白云山板藍根是代表澳門與內地合作的一個重要突破口。”行業人士據此分析稱。目前,白云山和黃中藥也正深耕藥物研發領域,推進板藍根研究成果轉化應用。
廣藥集團白云山板藍根“二次開發” 傳統中藥創新“突圍”
廣藥集團向來重視中藥現代化戰略,在推進中藥“二次開發”方面不遺余力。早在2004年廣藥集團就啟動了白云山板藍根抗病毒作用機理研究,圍繞該產品二次開發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2007年白云山和黃中藥與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共建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啟動板藍根抗病毒研究。2009年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與NIH簽訂合作協議,白云山板藍根因此成為全球首個獲得NIH資助的中藥項目。2010年白云山和黃中藥還與澳門科技大學成立“粵澳呼吸道病原體聯合研究中心”,隨后于2011年啟動板藍根臨床循證醫學研究。至目前,經過十多年的聯合攻關,白云山板藍根科研已不斷取得新的成果。白云山板藍根從基礎研究階段邁向了產業轉化和升級的關鍵時刻,后續仍將致力于質量提升、工藝優化和循證研究,切實推進新板藍根產品在澳門和內地的產業化。
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助力脫貧攻堅 推動鄉村振興
廣藥集團于2004年首創“家庭過期藥品回收(免費更換)機制”,連續18年不間斷為消費者免費更換家庭過期藥品,每年投入數千萬元。至目前國內已有不少城市建立了該機制,很多居民對過期藥品回收已經有了較深的認識。該機制始于為消費者解決“非典”囤積的板藍根過期問題,但廣藥白云山卻沒有停駐于這一孤立的公共事件上,而是制度化、長期化。今年的3·13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活動,廣藥集團更是把回收工作做到“深入鄉村”,用實際行動推進農村垃圾分類,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此外,早在2003年白云山和黃就開始規劃“科技+農戶+企業”的產業幫扶策略,結合全國多個城市需求,在當地建立GAP基地,點對點幫扶當地特色中藥產業。至今,白云山和黃擁有安徽阜陽(板藍根)、云南文山(三七)、黑龍江大慶(板藍根)等多個GAP基地,種植規模超過5萬畝。GAP基地的設立,不僅解決了中藥材品質難穩定的問題,也為全國各地的農戶提供脫貧良策。
參考資料
[1] 廣藥集團板藍根二次開發取得新突破https://www.prnasia.com/story/316385-1.shtml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