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經濟的重要一極,生物醫藥產業在新舊動能轉換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煙臺制造業的版圖中,正處于成長期的生物醫藥產業已展露出令人充滿期待的新景象:2020年,全市生物醫藥企業總收入達到1006億元,6家企業入圍中國醫藥行業百強榜,2家企業獲評“2020年度山東省瞪羚企業”。預計到2025年,全市生物醫藥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5000億元。
當前,煙臺生物醫藥產業前沿領域已取得若干突破,產業創新生態正逐步轉變,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開了“新空間”。
前沿產業強勁有力
6月9日,榮昌生物制藥(煙臺)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抗體偶聯(ADC)新藥“注射用緯迪西妥單抗”(商品名:愛地希)獲國家藥監局附條件批準。該藥品適用于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癌患者治療,系全國首個由本土企業自主研發的ADC新藥、全球11個獲批上市的ADC藥品之一,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直接進行2期臨床試驗。該藥品的成功上市,打破了ADC藥物領域無原創國產新藥的局面,填補了全球HER2過表達胃癌患者后線治療空白,為胃癌精準靶向治療開辟了全新路徑。
該藥品獲準上市,是煙臺生物醫藥產業厚積薄發的縮影。近年來,煙臺把生物醫藥產業作為主導產業重點培育,集聚了山東國際生物醫藥科技園、業達國際生物醫藥創新孵化中心、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煙臺分所等一批高端科創平臺,培育了榮昌、綠葉、石藥等一批領軍企業,生物藥、高端制劑、高值生物醫學材料、診斷試劑等高附加值產品規模不斷擴大,成功入選全國首批66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之一。創新藥研發不斷取得新突破,成功研制了“恩度”“津優力”等一批填補行業空白的創新藥,其中全球首個用于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雙靶”一類生物新藥“泰它西普”于3月9日獲準上市。同時,在新冠中和抗體、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等領域,還有一批創新制劑及創新藥正在全球開展市場注冊或臨床研究。煙臺生物醫藥產業已進入厚積薄發、大見成效的快車道。
生物醫藥產業的快速崛起,得益于煙臺對該領域的重視。目前,煙臺研究編制了《煙臺市生物醫藥“鏈長制”工作機制實施方案》《煙臺市關于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特色化發展的實施方案》《煙臺市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已通過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將進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發布實施。將抓住煙臺自主研發創新藥品上市契機,以打造國際生命科學創新示范城市為目標,以構建產業垂直生態體系為主線,實行“一鏈長、一園區、一鏈辦、一基金、一聯盟、一平臺”生物醫藥產業“鏈長制”工作機制,圍繞創新藥物等八大細分領域,加強產業鏈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加速建設生命科學創新引領核心區、高端藥械集聚發展區、生命健康融合發展示范區、高端原料藥綠色承載區,構建“1+3+X”生物醫藥產業布局。
進一步支持研發創新和產業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企業集聚發展、建設專業化園區、加速國際化進程、強化醫保支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快人才集聚等方面制定扶持政策,支持醫藥企業做大做強。
創新意識全面覺醒
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領軍人物對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不可或缺。煙臺通過積極招攬人才,如今,全市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匯聚了一批高水平、高層次的科學家和企業家。搭建產業高端人才集聚平臺,成立山東首個生物醫藥產業人才聯盟。目前,全市生物醫藥產業人才總數達到4.1萬人,其中國家級特聘專家32人,山東省泰山學者和泰山產業領軍人才52人,先后引進和培育生物醫藥領域省級以上重點工程人才86人、博士60余人,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智力支持。
創新的關鍵還在于創新平臺。投資6.1億元的煙臺業達國際生物醫藥創新孵化中心于2020年6月投入使用,當月入孵企業市值突破3億元,引進加拿大生物科技創新中心入駐落戶,煙臺再添一處海外高端人才離岸創新孵化基地。醫藥與健康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被工信部認定為“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每年面向全國上百家單位提供各類服務上萬項(次),共吸引入孵企業100余家。目前中科環渤海(煙臺)藥物高等研究院,由煙臺市政府與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合作共建,已進入建設實質階段,將打造1個新藥創制山東省實驗室、1座研究生院、1處研發型企業孵化器、1支投資基金、1個產業化基地,努力在新藥創制理論與關鍵技術開發等方面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引進和孵化20家醫藥企業,實現產業集群新增產值150 億元以上。
新動能打造良性“生態鏈”
面臨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新機遇,煙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也迎來“黃金期”,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加快。
自2017年開始,煙臺連續三年舉辦“醫藥創新與發展國際會議”,推動集中簽約合作項目68個,投資總額近300億元。鼓勵支持企業依托海外研發中心或辦事機構,加速運行產品國際化注冊,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綠葉制藥引進12.5億港元高瓴資本戰略投資,與阿斯利康聯手全面提升血脂康膠囊全球市場覆蓋率,未來市場份額有望達到85%。東誠藥業與以色列艾倫斯公司簽訂協議引進國際最先進的Hp檢測技術及產品。瑞康醫藥與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開展醫療診斷領域合作,與阿斯利康共建區域商業創新中心,是阿斯利康首次與經銷商共建區域創新中心。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培育創新品牌,形成創新產品,這是煙臺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形成的良性“生態鏈”。目前,煙臺藥品科研創新實力居山東省前列。統計顯示,目前,全市共有29種重點創新藥械進入臨床試驗,承擔國家“863”計劃、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等重大專項20余項,申請國內發明專利400余件,2020年新增科技成果90余項。
伴隨著創新能力的提升,以抗體藥物、新型制劑、基因工程藥物和生物新型材料等為先導的產品集群正逐步發展壯大,涌現了一批自主創新成果。綠葉、榮昌兩家企業榮獲“2020中國醫藥創新企業100強”。2021年上半年,煙臺創新成果集中爆發,上市了“泰它西普”“利培酮緩釋微球”“貝伐珠單抗注射液”3種創新產品,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榮昌生物自主研發的生物制品創新藥“泰它西普”上市標志著我國在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新藥研發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實現了重大突破;生物制品創新藥“緯迪西妥單抗”成為在我國率先申請上市的抗體-藥物偶聯(ADC)藥物,并獲FDA審批直接進行Ⅱ期臨床試驗。綠葉制藥自主研發的瑞欣妥(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是我國首個自主研發、全球注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微球制劑。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