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人妻熟女中文字幕av蜜芽,我我色综合,两女女百合互慰av赤裸无遮挡,脱了内裤掀起pg两边打肿

歡迎來到化學加!萃聚英才,共享化學!化學加,加您更精彩!客服熱線:400-8383-509

馮小明院士:如果能與拉無錫共進晚餐,我想要問他如何想到并完成測定空氣成分的實驗

來源:WileyChem      2021-09-29
導讀:馮小明教授課題組主要從事新型手性催化劑的設計合成、不對稱催化反應、手性藥物和生理活性化合物的高效高選擇性合成研究。馮教授認為,探索未知的樂趣和在科學研究過程中取得突破是他科研道路上的主要成就感來源。他希望未來加入課題組的同學們對科研保持好奇心和使命感,并能在科學研究中將踏實和創新的精神運用傳承下去。

image.png

關于科研               


如果讓您用一個關鍵詞描述您的科研,您會用什么?可否請您說一下選擇這個關鍵詞的理由,然后簡單聊聊您所在的研究方向以及期望嗎?

回復:手性雙氮氧,手性雙氮氧酰胺類化合物是我們課題組原創的新型優勢手性配體,目前發現,該類配體可與20多種金屬離子配位形成金屬配合物催化劑,能高效高選擇性地催化60多類不對稱反應,包括20余類具有挑戰性和以前無法實現的不對稱催化新反應。


研究方向:主要從事新型手性催化劑的設計合成、不對稱催化反應、手性藥物和生理活性化合物的高效高選擇性合成研究。


期望:在烷烴、芳烴的直接催化不對稱轉化方面實現新的突破。


漫漫科研路上,除了文章壓力,也同樣充滿了樂趣,可否請您分享一下科研過程中的一些感想、經歷或者一件趣事?

回復:探索未知,尤其是能將未知變成已知,成功后就是一種享受,充滿了樂趣。


由于反應活性低、位阻差異小,簡單芳基烷基酮的催化不對稱硅腈化反應挑戰性大。2005年,在一次失誤的實驗中意外發現常用的無機鹽如碳酸鉀就能夠高效催化酮的硅腈化反應。在此基礎上,我們發展了手性氨基酸鹽小分子催化劑,高效高選擇性地實現了苯乙酮衍生物的催化不對稱硅腈化反應。


請您分享一下近六個月您讀到最有趣的研究文章,您覺得有趣在哪里?

回復:周其林院士關于二烷基酮的不對稱氫化工作(Nat. Catal. 2020. 3, 621)。受生物催化模型啟發,他們通過設計狹窄、擁擠的手性口袋,成功實現了二烷基酮的對映選擇性氫化,解決了不對稱催化氫化反應中的長期難題。


在研究道路上,什么是激發您內心堅持與前進的動力,成就感來自于什么?

回復:好奇心、使命感;成就感來自于科學研究過程中取得的每一次突破。


您希望自己的學生具備什么樣的品質特征?

回復:智慧、勤奮、誠信、自信,抓住機遇,走向成功;堅定信念、敢于創新、實事求是、強化責任。這也是我們課題組的文化和要求。


對于整個化學領域,您最期待的進展是什么?

回復:在三維空間內,隨心所欲地排列原子、基團和編輯分子


漫談人生               

是什么機緣讓您想成為化學研究領域的一員?

回復:初中時期,化學老師演示化學反應新物質生成過程中伴隨著各種色彩的變化,激發了我想探索產生新物質奧秘的熱情。


如果沒有在化學領域而做其他工作的話,您覺得您會從事什么,為什么?

回復:卡車司機,我父親曾是卡車司機,可以天天開車,還能賺錢養家。


除了相關科研工作,請問您平常的興趣愛好是什么?

回復:開車、跑步、讀武俠小說


奇思妙想               

如果您能和歷史上一位著名人士共進晚餐,您會想要和誰呢,為什么?

回復:拉瓦錫,想要問他如何想到并完成測定空氣成分的實驗。


如果您有一個超能力,你會想要擁有什么,原因是什么?

回復:變身成金屬離子,可以探究和感受催化反應過程中如何與配體配位、活化底物、控制立體選擇性。


如果您即將要流放到一座孤島,哪一本書籍您想要帶上以及您選擇這本書的原因是什么?

回復:《神雕俠侶》,書中主角楊過的叛逆精神與不循規蹈矩的武功招式,讓我看到科學研究必須要具備突破意識。


如果讓您提一個問題采訪自己,您會提什么問題?您又會如何回復呢?

問:科研過程是探索未知的過程,有很多不確定性,你為何每天樂此不疲?


答:因為我滿懷激情,擁有強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image.png

馮小明

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學習工作經歷

1981.9 - 1988.6 蘭州大學化學系讀本科和碩士研究生,分獲理學學士和碩士學位

1988.6 - 1993.8 西南師范大學化學系從事教學科研工作,歷任助教和副教授

1993.9 - 1996.4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化學專業學習,獲理學博士學位

1996.4 - 2000.8 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歷任副研究員和研究員,不對稱

合成聯合開放實驗室副主任,1999年博士生導師

1998.8 - 1999.10 美國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化學系做博士后研究

2000.9 - 至今 四川大學化學學院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新型手性催化劑的設計合成、不對稱催化反應、手性藥物和生理活性化合物的高效高選擇性合成研究。

學術任職及人才計劃

2002年 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稱號

2004年 入選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和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5年 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2007年 獲寶鋼優秀教師獎,入選人事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08年 獲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資助(學術帶頭人)

2013年 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4年 當選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任Chemistry–An Asian Journal、《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學報》編委,Angewandte Chemie, Advanced Synthesis & Catalysis、Current Organic Synthesis、Asi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Synthesis、Synlett、Chinese Chemical Letters、《應用化學》和《結構化學》顧問編委。

主要學術性獎勵和榮譽

2009年 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2010年 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資助(學術帶頭人)

2010年 獲藥明康德公司頒發的“生命化學獎”二等獎

2011年 獲中國化學會有機化學委員會頒發的“有機合成創造獎”

2011年 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榮譽稱號

2012年 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2013年 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5年 獲四川大學基礎研究年度卓越獎一等獎

2016年 獲中國化學會“手性化學獎”,四川大學-東土學術創新獎一等獎

2018年 獲第三屆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

2018年 獲中國化學會黃耀曾金屬有機化學獎

2019年 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2019年 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19年 獲四川杰出人才獎

2020年 獲全國創新爭先獎(個人獎章)

2020年 獲陳嘉庚科學獎

2020年 獲杰出教學獎

2020年 獲四川省科技杰出貢獻獎

2020年 獲中國化學會-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學貢獻獎

主講課程

本科生:有機立體化學,研究生:手性技術、不對稱合成



參考資料:https://mp.weixin.qq.com/s/GXkRXPqi453J-2A1WoWB1Q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梧县| 陆良县| 册亨县| 莎车县| 姜堰市| 武冈市| 青河县| 汝城县| 沂水县| 莲花县| 福安市| 资源县| 公安县| 舒城县| 七台河市| 云和县| 辽阳市| 和林格尔县| 长岛县| 龙南县| 淮安市| 城市| 洛隆县| 盐边县| 新蔡县| 宿州市| 太原市| 克拉玛依市| 屏东县| 开江县| 仙游县| 临夏市| 宜阳县| 济源市| 古浪县| 江门市| 洞头县| 拉萨市| 常山县| 宁强县| 长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