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xié)、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防科工局6部門發(fā)布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及先進事跡,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沙國河院士獲此殊榮。
“最美科技工作者”學習宣傳活動至今已舉辦4屆,每年選樹10位先進個人,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以“最美科技工作者”為榜樣,牢記科技報國為民的初心,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
沙國河從事科學研究數(shù)十載,在固體燃料、化學激光器研究,特別是在激光化學基礎研究上,做出了系統(tǒng)性、創(chuàng)造性的貢獻。他設計、組裝了我國第一臺化學激波管,參與研制出了我國第一臺化學激光器——光引發(fā)氯化氫脈沖化學激光器,并在此激光器上進行了國際上首次激光支持爆震波等離子體的屏蔽效應研究,在激光態(tài)分子傳能研究中首次實驗證明了單一叁重態(tài)傳能通道間存在量子干涉效應;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等獎項。
除了在科研一線做出一系列突出貢獻,年近七旬時,沙國河開始了一份新的科學事業(yè)——給中小學生做科普。近20年來,他在一間不足十平米的辦公室里,播種下點點星光,將科學夢想灑向廣袤大地。沙國河認為科學是一輩子的事,科學研究是一個無止境的事業(yè),一個國家科學水平的高低,不僅要看現(xiàn)在,更要看將來,因此必須從娃娃抓起,及時培養(yǎng)出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
2005年,沙國河到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為小學生講課。這是他第一次接觸科普活動?;顒又?,他深深地感受到孩子們對科學的向往。從此,科普便成了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沙國河是我國首位擔當科普大篷車義務講解員的院士科學家,并在大連市沙河口區(qū)中小學生科技活動中心設立了我國第一個面向青少年的科普“院士工作站”,每周二、周四,不論刮風下雨,他都會準時出現(xiàn)在院士工作站,為中小學生做科普實驗演示,一站就是半天的時間。身邊的人都勸他,年紀大了,能不能少講幾次課?沙國河卻說,“我只要還能做得動,就會繼續(xù)發(fā)揮余熱,做更多的科普工作?!?/span>
多年來,沙國河始終“執(zhí)著”于親自設計實驗、購買實驗材料、親手搭建實驗裝置,他希望通過自己的科普實驗演示激發(fā)孩子對科學的熱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時年86歲的沙國河每天戴著口罩,甚至冒著風雪,步履蹣跚地走到他的辦公室,打磨、組裝實驗器件,一待就是一天,一個一個小零件的調(diào)試,每個實驗都經(jīng)過上百次的試驗,確保可以安全順利地進行。至今,他親自搭建的科普實驗裝置已達幾十種。
除了親歷親為地投身于科普事業(yè),沙國河還重視青少年的教育問題。他積極資助貧困學生,并幫助一些偏遠山區(qū)的學生解決上學難的問題,2005年至今,沙國河和其夫人共資助了26個貧困兒童。同時,沙國河經(jīng)過長期的科普工作還發(fā)現(xiàn),在課程設置上,中小學實驗課所占比例偏小。于是,他通過各種渠道向國家建言獻策,建議重視素質(zhì)教育,加大對實驗課的投入。
正是憑著這樣一種對國家、對科學、對下一代的熱愛,近20年來,沙國河走遍了大連市城鄉(xiāng)的幾十所中小學,他也因為在青少年科普工作中的卓越貢獻,被授予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大連市關心下一代工作“終身成就獎”、大連市特等勞動模范、大連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等榮譽。
“我們這一代人,是看到過祖國的科技落后局面的,讓中國的科技力量強大起來,是我成長過程中逐漸明晰的夢想,相信也是全體科技工作者的夢想?,F(xiàn)在,這一夢想需要傳承,娃娃愛科學、學科學,就是我的中國夢。”這位已經(jīng)耄耋之年的老院士,把他對國家的愛,都傾注在祖國下一代的培養(yǎng)工作上,他用極為“樸素”的方式,一生堅持著科技報國的信念。(文/卜葉、陳思 圖/崔榮榮)
參考資料:http://www.dicp.ac.cn/xwdt/ttxw/202111/t20211105_6245274.html
聲明:化學加刊發(fā)或者轉(zhuǎn)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作者持權(quán)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