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宇藥業前身為深圳市翰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翰宇生物),2007年12月,翰宇生物將其擁有的所有知識產權和其他內容及權利一攬子無償轉讓給翰宇藥業。2008年,翰宇藥業收購了翰宇生物多肽研發中心資產及其他與藥品生產相關的設備,相關人員與業務一并轉入翰宇藥業。而該多肽研究中心的成功建設,袁建成是不可或缺的人物。
兩高管身陷囹圄背后
翰宇藥業在年報中稱,公司是國內多肽藥物巨頭,自2011年IPO以來已擁有24個多肽藥物,9個新藥證書,17件臨床批件。公司還稱,“憑借在多肽領域的研發優勢、過硬產品質量以及國際標準化生產基地的投入,翰宇藥業在國內和國際市場擁有較高的認可度”。
此次被逮捕的袁建成,與翰宇藥業的淵源,要從上市公司初創期說起。
現年59歲的袁建成是翰宇藥業“老人”,早年系醫師出身,并曾是這家公司的核心研發人員。
翰宇藥業招股書披露了袁建成在這家上市公司的經歷。袁建成曾早期參與了翰宇藥業的多肽藥物研發,而上市公司早期的多肽藥物研發技術來源于深圳市翰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翰宇藥業股東,下稱“翰宇生物”)。
據招股書,翰宇生物成立于1998年6月5日,成立之初僅有3名員工,主要業務是從事一種多肽類一類新藥的開發。鑒于當時國內多肽藥物開發技術非常不成熟,公司也并不具備技術、設備、人才等條件,許多研究工作如產品合成、工藝研究、質量研究全部委托給國外公司完成,而藥效學、藥代動力學、毒理學等研究則委托給國內的公司進行。
招股書還稱,通過2年多的運營、探索,翰宇生物發現這種研發模式存在成本高、進度慢、對外交流困難等諸多問題,同時一類新藥的研究開發也有巨大的技術和經營風險,“關鍵是缺乏核心競爭力,即技術和人才的支撐。”
2000年底,翰宇生物決定成立自己的多肽藥物研究實驗室,并引進了幾名在有機化學合成基礎較好的技術人員,一方面進行原有的一類多肽新藥的開發,另一方面通過實驗室培養自有的技術人才。彼時,袁建成在美國留學。
“袁建成當時在美國也不斷提供國外在多肽藥物技術領域方面的最新進展,指導實驗室的研究開發和運營。”翰宇藥業招股書稱。
2002年,袁建成回國后,針對一類多肽新藥的研究實驗結果,提出了“以短養長”的發展思路,即先從仿制藥生產和客戶肽服務著手,立足建立技術平臺,掌握多肽藥物規模化生產方面的核心技術,培養自身的核心技術人才。多肽實驗室規模迅速擴大,技術人員也擴大到20余人。
公開履歷顯示,袁建成回國后擔任第三軍醫大學全軍燒傷研究所副所長,2004年起擔任翰宇生物副總裁,并在2007至2019年,長期擔任翰宇藥業總裁。不過,袁建成已于2019年8月離職。
袁建成除了長期擔任翰宇藥業總裁外,還持有公司股權。招股書稱,袁建成直接持有翰宇生物2.25%的股權,以及擁有翰宇藥業發起人——深圳市豐成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豐成投資)34.70%的股權。豐成投資股東為曾少彬等12名自然人,該12名自然人股東絕大多數為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及其他核心人員。
而翰宇藥業的實際控制人是曾少貴、曾少強及曾少彬3位自然人,他們三者為兄弟關系,且均為公司股東,三者合計直接持有公司66.257%的股份,占絕對控股地位。經過多年發展,至今,曾氏三兄弟依然是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
招股書稱,袁建成等人在多肽藥物行業具有多年的研發、管理及市場推廣經驗,對公司產品的研發和市場把握起到了關鍵作用,“若上述核心管理人員發生重大變動將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本公司存在對關鍵管理人員的依賴風險。”
上述知情人士稱,雖然袁建成當初雖然不是翰宇藥業核心研發負責人,但也是核心研發人員。“曾少貴家族一直很重視研發人才,因此當初對袁建成也頗為尊重,除了給予非常高的職務外,還分配有股權,可是最后他卻走上了涉嫌違法的不歸路。”該人士稱。
對藥企和醫療上市公司而言,遭遇核心研發人員的“叛變”,往往會讓公司陷入被動境地。而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袁建成離職后,曾利用自己的身份向有關部門對翰宇藥業進行舉報,由此公司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
另外,上述朱文豐是在2016年4月履職翰宇藥業的。2016年4月,翰宇藥業原董秘全衡離職,朱文豐替補成為公司董秘。
朱文豐早年是記者出身,曾任職于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于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先后擔任記者、獨立制片人,統管三個欄目,獲深圳廣電集團十年十佳制片人(獨立),當時擔任公司董事、董事會秘書、副總裁。
袁建成和朱文豐到底因為何事身陷囹圄?翰宇藥業并未詳盡透露。“原董事、總裁袁建成所涉及的職務犯罪資金現已追回3600余萬元。”翰宇藥業僅稱,以上案件均為公司內部自查發現并向公安機關報案,目前案件尚處于公安司法機關偵查當中。
不過,翰宇藥業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之所向公關機關報案,主要是上述2人違反了公司相關的反腐條例,董事會不得不“刮骨療毒”,以維護全體股東和投資者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的袁建成和朱文豐,2021年曾被深圳證監局出具警示函。2021年1月5日,翰宇藥業披露深圳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深圳證監局在自2020年8月起對翰宇藥業進行的現場檢查發現,翰宇藥業董事會、股東大會運作不規范,并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時等問題。內部控制及財務核算存在問題,包括部分銷售產品批號與退貨產品批號不一致,導致存貨管理混亂,不能準確核算存貨庫齡,從而影響存貨跌價準備計提的準確性;未對資本化研發支出進行減值測試等。
深圳證監局指出,袁建成于2009年11月至2019年8月擔任翰宇藥業董事及總裁,對前述問題負有主要責任。朱文豐于2016年4月擔任翰宇藥業副總裁、董事會秘書,對前述公司治理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及時的問題負有主要責任。深圳證監局決定對袁建成、朱文豐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1月24日晚,翰宇藥業發布2021年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盈利2500萬元-3750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3.8億元-4.3億元。預計報告期內,歸母凈利潤較上年實現扭虧為盈。
翰宇藥業表示,因公司2021年對上海健麾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健麾信息”)投資定位的調整,對健麾信息的股權核算方法由權益法計量改為公允價值計量,導致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大幅度增長。
此外,翰宇藥業表示,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持續推進與不斷深化,國家持續加強了對藥品價格控制力度,特別是帶量采購、國家集采、價格聯動和價格談判,對整個制藥行業影響較大,公司已上市產品毛利率下降,導致經營性利潤為負。公司預計2021年全年非經常性損益對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為4.4億元,主要是健麾信息的股權核算方法發生變更。去年同期非經常性損益金額為1558.75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翰宇藥業此前業績預告曾出現過 “大變臉”。發布2020年業績預告時,翰宇藥業預計2020年度歸母凈利潤為盈利2000萬元-3000萬元,預計扣非凈利潤為虧損1.8億元-2.4億元。
但隨后,翰宇藥業又對該預告進行了修正,修正后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5.5億元-6.5億元,扣非凈利潤預計虧損為5.6億元-6.6億元。
而這也并非翰宇藥業第一次業績改口。針對2018年業績,翰宇藥業在業績預告中披露,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2.46億元-16.2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2.64億元-3.3億元。但最終2018年年報數據顯示,翰宇藥業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2.64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3.41億元。
事實上,翰宇藥業歸母凈利潤已連虧三年,2018年-2020年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3.41億元、-8.85億元、-6.09億元。
2021年前三季度,翰宇藥業虧損1.18億元,同比下滑311.20%。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翰宇藥業賬面貨幣資金余額約為2.15億元,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債券合計約為17.47億元,資產負債率達58.65%。而相關業績數據,也引來深交所的關注。
翰宇藥業在回復函中解釋近三年又一期虧損的主要原因為政策及市場環境影響、商譽減值計提影響、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影響、項目終止及費用上升影響。
2018年、2019年翰宇藥業對甘肅成紀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分別計提商譽減值5.29億元、3.44億元。2020年為翰宇藥業(香港)有限公司對三大客戶按單項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3.74億元。并且,翰宇藥業2020年終止了18個在研項目,由開發支出轉入費用6358.36萬元。2021年前三季度虧損的原因則主要集中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研發費用上升。
參考鏈接:https://view.inews.qq.com/a/20220125A0C6S90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2932096082148913&wfr=spider&for=pc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