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催化工業化過程中實現了烷烴脫氫催化劑規?;苽?;他通過納米晶“液相-固相-溶液”界面調控機制,實現了不同類型納米晶的可控制備;他創新地發展了系列單原子催化劑合成方法,他就是安慶宿松人,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無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李亞棟。下載化學加APP,閱讀更有效率。
目前,納米顆粒催化劑已經廣泛應用于工業催化,但貴金屬的稀缺性和高昂價格,嚴重增加了生產成本,因此降低催化劑成本的同時提升金屬納米顆粒的活性、選擇性和穩定性成為科研工作者的奮斗目標。最近,李亞棟團隊研發出一種全新的、可以直接將傳統納米晶催化劑轉化為單原子催化劑的新技術,這將為解決工業催化技術升級換代奠定堅實的基礎。
“開創新的時代可能就是單分子、單原子時代,這個講很簡單的例子就是說,從人類對極限的認識,我們認識操控一個原子或者分子水平,實際上對疾病的診斷,對理解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將會(提供)巨大的(幫助),所以這也就是我們有幸在做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的發展過程中間,走到了這個單原子催化這個領域。過去在納米材料可控合成的技術,發展了單原子位點、單原子催化劑的可控合成技術,從而揭開了有可能揭開單原子催化的這個技術”。
與傳統催化相比,單原子催化劑理論上可實現100%原子利用率,是現代化工催化技術實現升級換代的關鍵,對此,李亞棟有望解決這一挑戰。
“我們經常在講,過去改革開放40年,中國向西方發達國家交了不少學費,也許一個新的技術的誕生,經過幾十年大家共同努力,有可能我們是時候,向西方發達國家收點學費的時候,也從而證明了中國科技界會給世界的科技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我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事。當然,我剛才講到的,從納米時代進入單分子單原子時代,一定會開啟新的一個時代”。
開啟新時代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積累。李亞棟團隊很早就已經在烷烴脫氫制烯烴的催化工業化過程中取得了突破,實現了烷烴脫氫催化劑規?;苽?。此外,他提出的納米晶"液相-固相-溶液"界面調控機制,實現了不同類型納米晶的可控制備。李亞棟用自己的執著堅守在催化領域開辟出一片嶄新天地。作為安慶老鄉,他也時刻關心家鄉的發展。下載化學加APP,閱讀更有效率。
“在過去的這個幾十年過程中間,我們其實非常關注,尤其像我們安慶的發展,一些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家,他們總在尋求技術的突破。要尋求這個市場,提高市場競爭力,所以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有時候朋友介紹過來,或者是他們找到,那么我們就會主動地幫他們牽線搭橋,幫他們排憂解難,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安慶那么大的一個區域,也有那么好教育,人口基數在這地方,也有比較好的這個工業基礎在這地方,如果能抓住這次機會,在比方說這個雙碳目標的基礎上,比方說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比方說像燃料電池這個方面,比方說這個太陽能制氫,包括了精細化工等等這些領域。我想我自己的家鄉,我說人杰地靈,我這個話還是可以說的,對不對,這個也產生了很多優秀的科學家、企業家,如果這些人一起聯手聯合,大家一起都能夠為家鄉著想,能夠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
最后,就青年一代如何成才,李亞棟表示,要堅持三個定律。
“我一直在告誡我自己的孩子,包括學生,包括我本人,我認為成才有三定律。第一個是歐姆定理,什么意思呢,這是初中生物理學過的,直白的話就是電流總是從電阻小的地方通過,人總是容易走容易走的路,沒有人愿意做艱苦的事,所以應該鼓勵那些下苦功夫、下笨功夫的人,最后只有下苦功夫、下笨功夫的人,異常勤奮的人才能成功;第二定律就是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二定律F等于ma,我想我們每個人的能力就是F,有差別,我想要獲得大的加速度a,我只有把m減小,m是什么,m就是我們各種欲望,各種想法,各種阻力,我集中力量,那我的a加速度就大了,開始不覺得,但是連續一段時間以后,人生是一個長跑,幾年幾十年,你就一定要跑到人家前面去了;第三定律是能量守恒與轉化定律,就像我們老打比方,我說喜馬拉雅頂上的一塊石頭,靜止在那地方,它的勢能最大、能量最高,但是它如果不掉下來,它不會做功,它勢能不能轉化為動能,不做功沒用。當我有能力幫助別人的時候,我善良地去幫助別人,叫達則兼濟天下,能夠做點貢獻,能夠把勢能轉化為動能,做功,這就是我最后用這一句話與大家共勉吧”。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