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大學化工學院新能源科學與工程交叉研究中心與其他高校聯合,在二維材料電催化領域取得新進展。其研究成果以題為“Frenkel 缺陷單層 MoS 2 催化劑用于高效析氫”的研究論文發表在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W院青年教師邵功磊博士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蘇州大學李彥光教授、湖南大學劉松教授、華東理工大學戴升教授和天津理工大學羅俊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目前,二維納米材料由于其獨特的電子結構和原子構型已經被廣泛研究并應用于電催化領域,特別是電催化分解制氫。先前諸多研究成果表明二維材料的邊緣為電催化反應提供了活性位點。然而,相比于二維納米材料基面而言,其邊緣原子活性位點有限,優化和調控二維基面的活性位點數量是提高其整體電催化活性的關鍵所在。目前,科研人員開發出各種策略,包括缺陷工程、表面改性、相轉化工程和應力應變調控等,以增加二維材料基面上的活性位點數量并優化其析氫反應性能。其中,缺陷工程策略主要基于異質原子摻雜,尤其是貴金屬摻雜,然而會增加合成方法的成本和復雜性。同時,貴金屬摻雜策略僅取代原子顯示出有限電催化性能,仍有很大改進空間,并且附加類型的點缺陷是否可為二維材料提供所需的活性位點也值得深入研究。因此,開發一種簡便、經濟的二維電催化劑缺陷工程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團隊首次通過退火處理成功設計并制備出含Frenkel缺陷的單層MoS2催化劑,并通過球差電鏡揭示出MoS2中Frenkel缺陷的原子結構。微反應器電化學測試表明,含Frenkel缺陷的單層MoS2表現出比初始MoS2和Pt-MoS2更高的析氫反應活性。通過計算揭示出,由于MoS2中存在Frenkel缺陷而引入獨特電荷分布,從而改變H的吸附位點,并為缺陷MoS2單層提供適度的H*吸附能。該研究不僅深入研究點缺陷MoS2材料的結構-性能關系,并且在原子水平上為二維電催化劑的設計提供一種高效、經濟的缺陷工程策略。
該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全文鏈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29929-7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