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旨在支持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績的青年學者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吸引海外人才,培養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帶頭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旨在支持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青年學者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干。
近年來,江南大學高度重視優秀青年科研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工作,鼓勵和支持青年教師圍繞“四個面向”開展創新性科學研究,并做好相關政策宣講和專題輔導,為科研人員營造了良好的科研生態和成長環境,青年教師申報國家級高水平人才項目的積極性和成效性均大幅提升。2022年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報數較上年度增加了85.7%,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的申報數較上年度增加了33.3%。這表明江南大學經過數年的發展,已經涌現出一批優秀的青年教師,優秀人才儲備正在從量變走向質變。
截止目前,江南大學“杰青”項目獲得者增至8人,“優青”項目獲得者增至16人,成為學校沖擊科技前沿的重要骨干力量。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范大明教授
范大明,男,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于江南大學,獲工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香港大學博士后。曾任食品學院副院長、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2021年11月起任江南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長期從事食品物理加工和冷凍調理食品的科研和教學工作,入選國家特殊人才支持計劃,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曾獲國際食品科學技術聯盟(IUFoST)“青年科學家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杰出青年獎”,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企業橫向課題等20余項。以第1完成人獲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江蘇省科學技術二等獎、中國專利優秀獎各1項,以第1發明人獲授權專利30余項。以第1及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70余篇,擔任《Food Science & Nutrition》副主編(IF=2.863),《未來食品科學》、《食品工業科技》和《食品研究與開發》編委,《食品科學》青年編委。現兼任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冷凍與冷藏食品分會副理事長,中國食品法典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農業農村部冷凍調理水產品加工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輕工業冷凍調理水產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何鋒教授
教授,博士生導師,團隊負責人,博士畢業于美國奧本大學,并先后擔任美國高達公司高級修復工程師、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研究科學家(獨立PI)。主要從事污染場地修復及廢水處理技術的研究工作,在鐵基修復材料用于污染場地修復、鉆井平臺外排廢水處理的理論和工程實踐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在Environ. Sci. Technol.等環境領域權威雜志發表SCI論文90余篇,其中13篇論文入選或曾入選ESI高被引論文,Scopus總引用4800余次,H因子33。先后入選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計劃,“院士結對培養青年英才計劃”和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等人才項目,并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多項科研項目。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劉延峰教授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從事利用合成生物技術構建細胞工廠用于合成重要營養化學品(燕窩酸、5-甲基四氫葉酸)及食品組分(卵清蛋白、核苷酸)的應用基礎研究。教學方面,主要承擔生化工程、發酵工程原理與技術課程和微生物代謝工程課程的講授工作。科研方面,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Nat. Commun. (2篇)、Metab. Eng. (4篇)、Biotechnol. Bioeng. (2篇)、Trends Biotechnol.和Biotechnol. Adv. (2篇)等領域內權威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作為共同主編編著Elsevier 英文著作《Systems and Synthetic Metabolic Engineering》;申請發明專利25項,授權發明專利12項,其中申請國際發明專利3項,授權國際專利1項;主持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青年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青年基金等在內的省部級科研項目10項。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項目(2017),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020)、“閔恩澤能源化工獎青年進步獎”(2019);現為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期刊編委、國際生物過程協會會員。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許德智教授
江蘇南通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IEEE Senior Member,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收錄6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青年、總裝教育部聯合基金等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多項,獲得各類科技進步獎和榮譽8項,任學術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ve Computing, Information and Control、《中國電力》、《浙江電力》、《電氣應用》、《電氣技術》的客座編輯/編委,同時擔任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等多個專委會委員。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