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家楨生命科學獎”是由中國現代遺傳學奠基人談家楨先生提議、經國家科技部批準設立的生命科學技術獎項,旨在促進中國生命科學研究成果產業化,激勵生命科學工作者不斷創新。眾多優秀人才由此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生命科學領域不可忽缺的力量。該獎項已成為中國生命科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獎項之一,被譽為“中國生命科學最高獎”。談家楨生命科學獎2008年至今已評選十四屆,共10位專家獲得“談家楨生命科學產業化獎”。
姜標長期從事綠色化學及生命科學領域產業化推進工作,圍繞我國化學化工、生物醫藥等領域的重大需求,原創性地變革工藝路線,在清潔生產工藝和精細化學品開發以及生物醫藥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且有影響力的成果,極大促進了傳統產業升級,推動了多學科交叉融合。他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授權專利200余項,其中64項實施轉化,取得了廣泛影響的社會經濟效益,為我國履行《關于汞的水俁公約》《蒙德利爾議定書》《巴黎氣候條約》做出了積極貢獻。姜標曾獲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求是獎,2項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環境保護杰出成就獎,中國科學院科學杰出貢獻獎等40多項獎勵。他作為副主編參與系統研究和全面收集中藥天然產物及其活性作用的大型出版項目《中藥天然產物大全》(12冊)編制。
2012年以來,姜標在免化所開展基于天然產物的抗體偶聯藥物(ADC)和靶向蛋白降解藥物(PROTAC)的前瞻性研究。建立了定位偶聯的核心技術,實現了均一性ADC的構建;充分利用天然產物,發展新的藥物分子,拓展ADC的研發管線;同時積極開展對外合作,推進創新型ADC藥物的研發。他發現了ALK、BCR-ABL、ER、EGFR靶點的抗腫瘤PROTAC分子,克服了蛋白降解藥物的口服利用度問題。ALK靶點PROTAC的5項專利以里程碑付款方式實現轉讓,合同金額逾1億美元;2020年,BCR-ABL等PROTAC靶點9項專利以逾10億元獨家許可和徑醫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并創立了免疫化學研究所第一家創業型生物醫藥公司——標新生物醫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姜標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長,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執行所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臭氧層秘書處化學技術選擇委員會共同主席,日本獨立行政法人理化研究所國際委員會委員,國科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化學學科學位評議組成員,上海市學位委員會委員和中國化學會有機化學學科主任等職務。目前兼任中國科學院曼谷創新合作中心主任、上海科技大學特聘教授、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執行理事長和中國化學會產學研促進委員會副主任。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