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資訊
南京大學金鐘、左景林AEM:鎳二硫烯配位自組裝親鋰界面助力高耐久度和無枝晶的鋰金屬電池
來源:南京大學 2023-12-01
導讀:鋰金屬電池因其在改善能量密度方面的巨大潛力被認為是最有望取代傳統鋰離子電池而實現實際應用的新型儲能裝置。然而,由于不均勻的鋰形核和沉積以及脆弱的原生固態電解質界面(SEI)層的形成,鋰金屬負極(LMA)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產生鋰枝晶,這嚴重惡化了電池的電化學性能,甚至加劇了電池的安全風險。在眾多穩定鋰金屬負極的策略中,通過引入多功能添加劑來優化電解質被認為是提高電解質與LMA相容性的一種很有前途的選擇。然而,大多數添加劑只能發揮特定和單一的功能,并且無法確保電池在長循環中實現穩定的電化學性能。因此,開發能夠同時解決LMA各方面問題的多功能添加劑對于實現鋰金屬電池的實用化至關重要。
近日,南京大學金鐘、左景林教授團隊通過向醚酯混合電解液中引入精心設計的鎳二硫烯基分子(NiS4-COOH)作為電解液添加劑在鋰金屬表面原位構筑了一層自組裝親鋰界面(SALI)。該SALI具有豐富的鎳二硫烯親鋰位點可以有效降低初始鋰沉積過電位,并引導后續均勻的鋰電沉積。此外,由于配位不飽和鎳原子與帶負電荷的六氟磷酸根陰離子(PF6-)之間的相互作用,NiS4-COOH添加劑可以顯著改變電解質中的離子配位環境,這大大有利于抑制PF6-分解,優化SEI組成,并加速鋰離子轉移。圖1. 金屬-有機雜化電解質添加劑的作用機理及化學結構1. NiS4-COOH添加劑誘導均勻鋰沉積,改善鋰沉積/剝離可逆性由于NiS4-COOH分子具有羥基官能團,因而引入電解液的NiS4-COOH添加劑能夠自發的錨定于鋰金屬表面,并作為親鋰位點有效降低鋰離子的傳質過電勢和形核過電勢,這對后續的鋰沉積行為也具有顯著的指導作用。此外,NiS4-COOH添加劑對于鋰利用率的提升也非常明顯,改性電解液在50圈的鋰沉積/剝離過程中能實現高達99.1%的庫倫效率,這主要得益于自組裝的親鋰界面對于鋰沉積/剝離的可逆性的改善。2.NiS4-COOH添加劑顯著改善鋰沉積/剝離穩定性NiS4-COOH添加劑改性電解液能顯著改善LMA的鋰沉積/剝離穩定性,這主要得益于自組裝親鋰界面對于鋰沉積行為的有效調控。均勻的鋰沉積行為保證了LMA在長期循環過程中始終保持穩定的電極/電解液界面,從而實現了明顯優于常規電解液的循環穩定性。此外,NiS4-COOH添加劑改性電解液能促進具備優異鋰離子傳導性的界面的形成,保證了LMA在鋰沉積/剝離過程中始終具有優異的傳質動力學,這也是改性電解液能顯著提升LMA鋰沉積/剝離穩定性的重要原因。3. NiS4-COOH添加劑有效調控電解液溶劑化結構NiS4-COOH添加劑可以極大地改變電解質中的離子配位環境。這主要是因為NiS4-COOH中的配位不飽和鎳原子可以作為路易斯酸位點與帶負電荷的PF6-產生強相互作用,使得部分PF6-從鋰離子的溶劑化殼層移出。PF6-的移出能有效的抑制PF6-在鋰金屬表面被分解而產生有害的HF氣體。此外,NiS4-COOH分子和PF6-之間的相互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PF6-在電解液中的遷移,這使得改性電解液的鋰離子遷移數增大,電極/電解質界面處的鋰離子濃度梯度得到改善,進一步促進鋰離子的均勻沉積。圖5. 循環過的LMA的SEI組成表征和不同電解質的溶劑化結構研究4. NiS4-COOH添加劑顯著提升Li||LFP和Li||NCM811電池的循環穩定性得益于NiS4-COOH添加劑對于鋰沉積行為的調控和對于鋰離子溶劑化結構的優化,基于改性電解液的Li||LFP和Li||NCM811電池表現出優異的循環穩定性和倍率性能。即使在正極高負載條件下,Li||LFP和Li||NCM811電池也能穩定循環,并保持高的庫倫效率和容量剩余。相比于已報到的同類型工作,NiS4-COOH添加劑改性電解液也展現出極強的競爭性。

圖6. Li||LFP電池的電化學性能研究
總之,通過在含氟酯醚混合電解液中引入一種精心合成鎳二硫烯分子作為多功能添加劑,開發出了一種精心設計的電解液,該電解液與 LMA 和侵蝕性陰極具有很高的兼容性。實驗證明,由于羧基官能團與鋰金屬之間的反應,NiS4-COOH 添加劑能夠自發地錨定在鋰金屬表面,形成 SALI。SALI 具有豐富的 鎳二硫烯親鋰位點,可有效降低鋰的初始沉積過電位,并調節鋰的均勻電沉積。此外,由于不飽和鎳原子與帶負電荷的 PF6- 陰離子之間的相互作用,NiS4-COOH 添加劑能夠顯著改變電解液中離子的配位環境,從而有利于抑制 PF6- 分解、優化 SEI 成分和加速鋰離子轉移。得益于 NiS4-COOH 添加劑的顯著優勢,NiS4-COOH/FEC/DME 使對稱電池在大電流密度下實現了穩定的循環。采用 NiS4-COOH/FEC/DME 電解液的Li||LFP電池即使在 2400 次循環后也能實現超高的 CE 和容量保持率。當與高電壓、高負載的 NCM811 正極配對時,NiS4-COOH/FEC/DME 電解液仍然表現出色,展現出優異的電化學動力學性能和出色的循環穩定性。該研究成果以“Self-Assembled Lithiophilic Interface with Abundant Nickel-Bis(Dithiolene) Sites Enabling Highly Durable and Dendrite-Fre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為題發表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期刊,全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303051。我院金鐘教授、左景林教授為該論文通訊作者,我院博士生王耀達、柯思文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江蘇省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專項資金、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南京市國際聯合研發項目、蘇州市姑蘇領軍人才計劃等項目的資助。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