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
正文
吲哚是天然產物和小分子藥物中最廣泛存在的雜環骨架之一。雖然化學家們已經發展出一系列涉及極性、自由基或有機金屬活性的合成方法來構建吲哚,但發展高官能團兼容性的反應體系,利用簡單易得的起始原料,來實現一系列不同取代吲哚的合成仍然迫切需要。下載化學加APP到你手機,更加方便,更多收獲。
利用結構多樣的N,N-二烷基苯胺(來源于豐富的(雜)芳基鹵化物和仲胺)轉化為N-烷基吲哚可以有效促進藥物化學研究中的構效關系(SAR,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探索(Figure 1a)。其中,通過雙C-H官能團化來實現單原子[4 + 1]環化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Figure 1b)。然而,對底物氧化的要求極大地限制了此策略的應用范圍,從而導致非對稱底物的不良區域控制以及有限的官能團兼容性,因此不適合應用于分子的后期修飾應用。其中,兩個C-H官能團化的區域控制是一個主要的挑戰,因此N-烷基的氫原子轉移(HAT)和(雜)芳環的均裂芳基取代(HAS)都必須加以控制。此外,目前還沒有在單原子環化過程中引入碳炔(carbyne)等價物的先例,從而獲得實現C3-未取代吲哚的合成。最近,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Erik J. Alexanian課題組報道了一種利用簡單易得的N,N-二烷基苯胺的雙位點選擇性C(sp3)-H/C(sp2)-H[4+1]環化來實現N-烷基吲哚的合成(Figure 1c)。
(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
首先,作者使用N,N-二烷基苯胺(1.0 equiv)、O-alkenylhydroxamate 1(2.0 equiv)和磺酰基重氮化物(2.0 equiv)為起始原料,僅在DCE中加熱即可以40-97%的產率得到相應的N-烷基吲哚產物2-18。值得注意的是,此轉化具有良好的官能團兼容性,包括鹵素、游離羥基、烷基、酯基等一系列官能團均可良好兼容(Figure 2)。
(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
隨后,作者將所發展的雙C-H官能團化反應應用于多種在天然產物和藥物中常見骨架—[1,2]環化吲哚的合成(Figure 3)。涉及哌啶(19-23)、嗎啡啉(24-28)和哌嗪(29-33)等雜環的底物,可以與包括((1-重氮-2,2,2-三氟乙基)磺酰基)苯在內的一系列磺酰基重氮化物反應,以43-77%的產率實現包括3-三氟甲基吲哚在內的一系列[1,2]環化吲哚19-47的合成。值得注意的是,對于一系列復雜生物活性分子藥物ulipristal acetate、mifepristone以及N-Boc ribociclib等均可順利兼容此轉化,以38-65%的產率得到相應的吲哚衍生物48-50。
(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
為了進一步提高此[4 + 1]環化過程的通用性,作者通在吲哚化過程中引入的可脫除的酯基(叔丁酯),并通過后續的原位脫除策略(HFIP,TFA,rt),一鍋兩步以55-83%的產率實現了一系列C3-未取代吲哚51-55的合成(Figure 4)。
(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
最后,作者提出了此轉化可能的反應機理(Scheme 1):首先,大位阻的叔丁基酰胺氮自由基經歷位點選擇性的HAT后,通過與重氮化物的碳自由基加成并失去一分子氮氣得到缺電子碳中心自由基中間體。隨后其與分子內的芳環經歷高區域選擇性的加成,并通過氧化芳構化得到產物13并得到苯磺酰基自由基。盡管作者也曾考慮通過卡賓中間體的反應途徑,但計算結果表明卡賓中間體途徑會涉及到較高的能量。
(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
總結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