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
正文 烯烴的官能團化反應是一類重要的化學合成方法,因為其可以使用簡單易得的起始原料來快速構建分子的復雜性。近年來,烯烴的氨基-硼化反應取得了重要突破。這些反應意義重大,因為它們可以一步同時構建C-N鍵和C-B鍵,且C-B鍵還可以進行進一步的合成轉化。2013年,Miura課題組報道了銅催化芳基烯烴與(Bpin)2和親電胺試劑的1,2-氨基-硼化反應(Scheme 1A)。通常來講,銅催化的硼官能團化反應僅限于活化的烯烴,而Miura課題組證明了非活化烯烴同樣可以參與此轉化。此外,其通過配體和硼試劑的調控,還可以實現此轉化的區域發散過程(Scheme 1B)。最近,美國印第安納大學M. Kevin Brown課題組和美國歐柏林學院Shuming Chen課題組聯合發展了鎳催化,非活化烯烴的1,1-氨基-硼化反應(Scheme 1C)。值得注意的是,該方法可以兼容1,1-二取代烯烴,并且生成了很難利用相關的氫-胺化或氫/質子硼化方法得到的1,1-氨基-硼化產物。此外,此方法還可以實現環烯烴的1,3-氨基-硼化反應。下載化學加APP到你手機,更加方便,更多收獲。 (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 首先,作者以烯烴1和Bn2NOBz 2作為模板底物對反應進行探索(Scheme 2)。通過一系列條件篩選,作者發現當使用1 (1.0 equiv), 2 (1.2 equiv), NiCl2-DME (10 mol%), [(Bpin)2-tBuLi] (3.0 equiv), MgBr2-OEt2 (1.0 equiv), 在THF/DMA(5/1)中0 oC-室溫反應16小時,可以以89%的核磁產率得到1,1-氨基-硼化產物5。實現此轉化的關鍵是與鎂鹽結合的烷基鋰活化試劑的使用。 (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 在得到了最優反應條件后,作者對此轉化的底物范圍進行了考察(Scheme 3)。實驗結果表明包括1,1-二取代烯烴和單取代烯烴在內的一系列烯烴均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以23-67%的分離產率,良好的區域選擇性(> 20:1 rr)得到相應的1,1-氨基-硼化產物6-28。其中包括酯基、環氧、烷基、(雜)芳基、酰胺、鹵素等一系列官能團均可兼容。此外,不同的胺親電試劑也同樣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以22-62%的分離產率得到產物29-32。值得注意的是大位阻的胺(例如Bn(Cy)N)產率較高,而小位阻的胺(例如Bn(Me)N)產率相對較低。可能是由于在反應條件下,小位阻的胺更容易降解。 為了證明此轉化的實用性,作者首先進行了大規模實驗(Scheme 4A)。作者以1為底物在5.0 mmol規模下反應,仍可以以78%的產率得到產物33。隨后,作者通過將產物33中的Bpin進行轉化,分別以75%和82%的產率得到相應的硼酸34和二氟化硼產物35。此外,33還可以通過脫芐基以及原位Boc保護以70%的產率得到36,其可以通過鈀催化的偶聯反應以42%的產率得到37(Scheme 4B)。接下來,作者以38為起始原料,在標準條件下可以以78%的核磁產率得到39,并經歷隨后的氫化、偶聯以及水解以28%的產率實現Ixazomib的合成(Scheme 4C)。 (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 在對底物范圍和合成應用進行探索后,作者對反應機理進行了考察。DFT計算表明,由于Bn2NOBz的N-O鍵相對較弱,因此其會很容易與鎳發生氧化加成。基于上述實驗結果,作者認為此反應起始于[Ni]-X絡合物,其通過轉金屬化形成[Ni]-Bpin,并通過與Bn2NOBz反應得到Bn2N-[Ni]-Bpin中間體和OBz自由基42。隨后,Bn2N-[Ni]-Bpin經歷遷移插入形成43。接下來,43經歷β-H消除以及1,2-再插入形成α-硼基[Ni]絡合物45,并經歷還原消除得到產物5(Scheme 5A)。為了證實作者所提出的機理,作者進行了氘標記實驗(Scheme 5B)。當作者使用氘代底物46在標準條件下參與反應時,可以以三步49%的產率得到47。且氘原子完全從端位遷移到了內部,由此支持了β-H消除和1,2-再插入過程的存在。 (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 基于上述催化循環,作者設想當使用環烯烴時會是怎么樣的結果(Scheme 6A)?在此過程中,遷移插入后會形成48,且其經歷反式的β-H消除得到49是不容易的。如果順式的β-H消除很慢,那么將形成1,2-雙官能團化產物51。然而,如果順式的β-H消除很快的話,會發生1,2-插入和還原消除形成1,3-雙官能團化產物53。而額外的順式β-H消除/再插入過程或發生從而形成1,4-雙官能團化產物。當作者使用環己烯底物在標準條件下反應時,可以以良好的區域選擇性(> 20:1 rr)和對映選擇性(> 20:1 dr)形成單一的異構體53(60%)(Scheme 6B)。且產物結構通過其衍生物54的單晶結構得到了確證。順式選擇性表明金屬遷移只發生在底物的一側。此外,此轉化對其它親電胺試劑(55-58)同樣適用。且當使用最小的底物BzON(Me)Bn(55)時產率中等。除環己烯外,1,4-二氫萘59和環戊烯61均可順利反應生成60和62。此外,降冰片烯63也可參與反應,得到1,2-雙官能化產物64。為了進一步證明此轉化的實用性,作者對氨基-硼化產物53進行了一系列轉化(Scheme 6C)。通過Matteson同系化反應、無過渡金屬參與的偶聯反應、Zweifel烯烴化反應、銅催化的偶聯反應等轉化以48-68%的產率得到相應的衍生物65-71。 (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 最后,為了進一步闡明環己烯的氨基-硼化反應的區域選擇性和立體選擇性,作者進行了DFT計算,并得出如下結論(Figure 1):1)A能夠以較低的能壘(10-14 kcal/mol)進行順式β-H消除和再插入(鏈行走),且鏈行走過程在室溫下可能是快速的。2)Ni-烷基中間體的1,2-syn (A)和1,3-syn (D)異構體均采用A'和D'的配位模式,即Bpin中的氧與Ni配位,且此配位模式的能量最低(A':-5.7 kcal/mol;D':-7.1 kcal/mol)。3)對于A',β-H消除(9.7 kcal/mol)與還原消除(18 kcal/mol)相比具有較低的能壘;對于D',還原消除(5.4 kcal/mol)比β-H消除(14.0 kcal/mol)具有更低的能壘。此結果表明A'傾向于經歷β-H消除轉化為D',而D'傾向于經歷還原消除生成1,3-syn氨基-硼化產物。 (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 總結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