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崗位 閃光的腳印
——盤點我的32年化學教育生涯
作者:陳慶進
1994年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獲得者
在258位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獲得者中,本人是唯一從事中學化學最基礎的教育工作的,可謂是再平凡不過的“小人物”。1981年4月,我剛滿20歲就走上中學化學教育崗位,彈指一揮間,已滿32年了,成為一名年過半百的中學化學教育的老工作者了。回顧走過的歷程,雖然頭上沒有“光環”,但32年教學生涯留下一串串閃光的腳印,至今難以忘懷。特別是回想起1994年榮獲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時,更是激情依舊,仿佛回到了青年時代。
1981年4月,我從福建師大福清分校畢業后,懷著一顆赤誠之心踏進了仙游縣龍華中學的校門,開始了我的教學生涯。這是一所普普通通的農村中學,在仙游縣的十多所完全中學里,只能排在后幾名:教學設備差,化學實驗儀器嚴重不足。有時為了能夠完成一個實驗,我托朋友,靠人情從其他學校借來儀器與藥品給學生上示范實驗。個別老師私下議論,何必這樣自討苦吃?我深知,化學這門學科實踐技能較強,單純的理論教學,學生往往難以接受,只能讓學生從實踐中直觀感受,才能記得牢。1986年,我所教的3個班中考化學平均分為全縣第一,10名同學的化學還得了滿分。嚴謹的教學態度,受到縣教育局及全校師生和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
1986年秋季我參加“縣青年教師教學大比武”活動,獲得“仙游縣十佳教壇新秀”稱號。
1987年秋季我因為教育教學成績突出,獲得“莆田市教書育人先進工作者”稱號。
光陰荏苒,1990年8月我參加進城考核,以優異的成績進入福建省重點中學——仙游一中任教。這對我來說,如魚得水。我經常利用教余及晚上時間,登門拜訪一些有名望的老教師,共同探討教學中遇到的新問題。1994年高考本人所任教和擔任班主任的高三(2)班獲得四項全縣第一并取得以下好成績:①全縣總分第一名在該班;②錄取率最高;③化學單科成績最高分在該班;④全班化學平均分最高。
既教學又教研是本人走上教壇以來一貫堅持的教育特色,教學科研才能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才能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我年年教化學,年年都在變換和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始終堅持“嚴”、“新”、“活”的教學態度。我不斷嘗試、創立新的教學方法,同一教材根據不同對象的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備課,不重復使用舊教案,靈活處理教材和調控課堂教學節奏,激發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我獨創的“五步教學法”和“以點帶面”教學法,分別在省化學教學學術會議上交流,并發表在全國性化學教學刊物上。
寒暑假時間比較長,我充分利用這個時間進行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的教學經驗總結。近幾年我先后主編或參編的化學專著有《高中化學同步必讀》、《高中化學智能開拓》、《高中化學同步點撥》、《初中化學學習向導》、《初中化學示例演練》、《化學精要解疑訓練》、《理化疑難點撥》、《高中化學總復習指導與訓練》等11部。在《化學教學》、《化學教學參考》、《中學化學》等全國性化學雜志及省級有關報紙、雜志上發表化學論文82篇。被縣教育局譽為多產的青年教育新秀。1994年12月參加市教委、市科委、市科協、市團委聯合舉辦“莆田市十佳青年科技工作者”評選活動,以絕對的硬件和優勢壓倒眾多參評者,獲得“莆田市十佳青年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為莆田市教育界唯一獲得此殊榮者。1995年和2002年本人分別獲得莆田市人民政府表彰的“市科普先進工作者”稱號。
教書育人是教育工作者的天職,我不但注重自身業務進修和業務培訓以及業務水平的不斷提高,更注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由于出色的教育教學工作,1996年6月被福建省教育委員會授予“省優秀班主任”光榮稱號。由于本人在輔導學生參加化學奧賽方面成績突出,多次被省、市化學會授予“化學園丁獎”,還于2004年獲得省教育廳表彰的“優秀科技輔導員”稱號。
教學的探索是無止境的,只要我們心胸寬廣,視野開闊,功底扎實,有非凡的勇氣和毅力,就必然能在教學征途上留下一串串閃光的腳印。回顧與展望之間,感慨自是不乏,得失之間,成長才是永恒。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