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應急管理部制定發布了《淘汰落后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藝技術設備目錄(第二批)》(以下簡稱《目錄》)。現就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目錄》制定背景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提出了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及時修訂公布淘汰落后安全技術工藝、設備目錄,依法淘汰不符合安全生產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條件的產能,有效防控風險等相關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三十八條明確要求,國家對嚴重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實行淘汰制度,生產經營單位不得使用應當淘汰的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
為此,2020年10月,應急管理部印發了《淘汰落后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藝技術設備目錄(第一批)》(應急廳〔2020〕38號),推動淘汰了一批落后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藝技術設備,有力推動了企業加大安全投入,加快提升了本質安全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為有效防范危險化學品生產安全事故、促進全國化工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近年來,涉硝化工藝、過氧化氫生產等企業陸續發生一些典型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深刻暴露出當前一些企業依然存在本質安全水平低、安全風險高的工藝技術和設備設施。同時,隨著近年來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的不斷研發應用,業內已經有了更加安全、先進、可靠的替代工藝技術或設備,為進一步淘汰落后工藝技術設備創造了有利條件。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推進化工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的落地實施,持續提升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本質安全水平與安全保障能力,應急管理部組織有關行業協會、重點企業等編制了《目錄》。《目錄》的出臺是推動提升化工企業本質安全水平的有力抓手,通過剛性約束推動有關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企業加大安全投入,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進一步防范化解危險化學品重大安全風險。
二、《目錄》主要內容
《目錄》共列出7項落后工藝技術設備,包含工藝技術4項、設備設施3項,逐項明確了實施范圍、淘汰改造時限和代替建議。
淘汰落后工藝技術包括:酸堿交替的固定床過氧化氫生產工藝,設為禁止類,要求新(擴)建項目禁用,現有項目五年內改造完畢;有機硅漿渣人工扒渣卸料技術和敞開式漿渣水解技術,設為禁止類,要求新(擴)建項目禁用,現有項目二年內改造完畢;間歇碳化法碳酸鍶、碳酸鋇生產工藝(使用硫化氫濕式氣柜的),設為禁止類,要求新(擴)建項目禁用,現有碳酸鍶間歇碳化法生產工藝一年內改造完畢,現有碳酸鋇間歇碳化法生產工藝二年內改造完畢;間歇或半間歇釜式硝化工藝,設為限制類,要求硝基苯等27種化學品禁用,二年內改造完畢。
淘汰落后的設備包括:無冷卻措施的內注導熱油式電加熱反應釜(油浴反應釜、油浴鍋),設為限制類,要求涉及重點監管危險化工工藝的反應釜禁用,在役設備一年內更換完畢;油庫的內浮頂儲罐采用淺盤式或敞口隔艙式內浮頂,設為禁止類,要求取得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的油庫禁用,在役設備二年內改造完畢;單端面機械密封離心泵和填料密封離心泵(液下泵除外),設為禁止類,要求甲A類、極度危害、高度危害和操作溫度超過自燃點的危險化學品禁用,在役設備三年內更換完畢。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目錄》中“淘汰類型”為“禁止”類的,自文件公布之日起有關新(擴)建項目嚴格禁用;現有項目或在役設備應當在“限制范圍”規定的過渡期限內完成改造或者替代,逾期不得繼續使用。“淘汰類型”為“限制”類的,則按照有關條目的具體限制范圍執行。《目錄》中新(擴)建項目特指在文件公布之日后報請政府有關部門立項備案的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
三、《目錄》貫徹落實
今年是化工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的開局之年,制定發布《目錄》是三年行動方案中的一項重要措施。各地區要強化統籌組織,與化工老舊裝置安全整治、高危工藝企業自動化改造等工作協同發力推進,加快推動三年行動方案任務落實,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一要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培訓講座、媒體解讀等多種方式進行宣貫,營造良好氛圍,引導有關企業深刻認識重要意義,加快實施落后工藝技術設備淘汰和改造提升工作。二要組織相關企業對照《目錄》自查,摸清落后工藝技術設備底數,明確需改造的企業名單,推動有關企業制定方案、加大安全投入、明確改造時限,做到應該盡改、能改快改,確保安全風險可控;逾期未按要求實施淘汰或改造的,要依法進行查處。三要組織專家加強指導服務,對標國際先進工藝水平,“一企一策”推動企業高質量完成改造任務,并督促企業做好改造期間安全風險辨識和管控工作,防止在改造過程中發生事故。
應急管理部同步編制了《目錄》條款釋義,列舉了每項淘汰項的主要考慮,突出安全風險或典型案例,介紹了替代工藝技術設備的優點,供各地區有關企業在實施中更好理解掌握有關要求。
應急管理部辦公廳關于印發
《淘汰落后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藝技術
設備目錄(第二批)》的通知
應急廳〔2024〕8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急管理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應急管理局,有關中央企業: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有關要求,提升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經應急管理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將《淘汰落后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藝技術設備目錄(第二批)》(以下簡稱《目錄》)印發給你們,并提出如下要求,請結合實際遵照執行:
一、各地區應急管理部門要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培訓講座、媒體解讀等多種方式途徑進行宣貫,營造良好氛圍,引導有關企業深刻認識重要意義,加快實施落后工藝技術設備淘汰和改造提升工作。
二、各地區應急管理部門和有關中央企業要組織相關企業對照《目錄》自查,摸清落后工藝技術設備底數,明確需改造的企業名單,推動有關企業制定方案、加大安全投入、明確改造時限,做到應改盡改、能改快改,確保安全風險可控;逾期未按要求實施淘汰或改造的,要依法進行查處。
三、各地區應急管理部門要組織專家加強指導幫扶,對標國際先進工藝水平,“一企一策”推動企業高質量完成改造任務,并督促企業做好改造期間安全風險辨識和管控工作,防止在改造過程中發生事故。
四、各地區應急管理部門和有關中央企業要強化統籌組織,與化工老舊裝置安全整治、高危工藝企業自動化改造等工作協同發力推進,抓好化工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任務落實,推動化工和危險化學品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應急管理部辦公廳
2024年3月8日
淘汰落后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藝技術設備目錄(第二批)
序號 | 淘汰落后工藝技術 設備名稱 | 淘汰原因 | 淘汰類型 | 限制范圍 | 代替的技術 或設備名稱 | 依據 |
1 | 酸堿交替的固定床過氧化氫生產工藝 | 過氧化氫溶液或含有過氧化氫的工作液誤入堿性環境中,或者堿性物料竄入含有過氧化氫的環境中, 均會導致過氧化氫急劇分解甚至爆炸,安全風險高 | 禁止 | 新(擴)建項目禁用,現有項目五年內改造完畢 | 流化床、全酸性固定床或其他先進的過氧化氫生產工藝,新(擴)建項目應采用流化床工藝,現有工藝的替代技術應優先采用流化床工藝 | 安全生產法第三十八條 |
2 | 有機硅漿渣人工扒渣卸料技術和敞開式漿渣水解技術 | 人工扒渣過程中,有機硅漿渣中的氯硅烷與空氣中的水分發生反應生成腐蝕性鹽酸酸霧,且漿渣遇空氣可能發生自燃。敞開式漿渣水解工藝中,漿渣與堿性水發生反應會釋放出氯化氫氣體和氫氣,氯化氫氣體在空氣中會形成腐蝕性鹽酸酸霧,氫氣易積聚引發火災爆炸事故,安全風險高 | 禁止 | 新(擴)建項目禁用,現有項目二年內改造完畢 | 有機硅漿渣自動化密閉式卸料技術及密閉式漿渣水解技術,或者連續運行的回轉窯漿渣焚燒處理工藝,或者其他先進的密閉式固液分離工藝 | 安全生產法第三十八條 |
3 | 間歇碳化法碳酸鍶、碳酸鋇生產工藝(使用硫化氫濕式氣柜的) | 間歇碳化法碳酸鍶、碳酸鋇生產工藝采用濕式氣柜儲存硫化氫,易造成氣柜腐蝕、卡頓,因密封失效引發硫化氫泄漏中毒事故 | 禁止 | 新(擴)建項目禁用,現有碳酸鍶間歇碳化法生產工藝一年內改造完畢,現有碳酸鋇間歇碳化法生產工藝二年內改造完畢 | 碳酸鍶、碳酸鋇連續碳化法生產工藝或多塔碳化生產工藝,取消硫化氫濕式氣柜 | 安全生產法第三十八條 |
4 | 間歇或半間歇釜式硝化工藝 | 間歇和半間歇釜式硝化生產工藝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低,反應釜內危險物料數量多,一旦反應失控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 限制 | 硝基苯等27種化學品(清單見表后注釋)禁用,二年內改造完畢 | 微通道反應器、管式反應器或連續釜式硝化生產工藝 | 安全生產法第三十八條 |
5 | 無冷卻措施的內注導熱油式電加熱反應釜(油浴反應釜、油浴鍋) | 靠自然冷卻降溫無法滿足緊急降溫需求,一旦反應釜超溫,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 | 限制 | 涉及重點監管危險化工工藝的反應釜禁用,在役設備一年內更換完畢 | 具備冷熱媒切換功能等滿足緊急降溫需求的反應釜 | 安全生產法第三十八條 |
6 | 油庫的內浮頂儲罐采用淺盤式或敞口隔艙式內浮頂 | 淺盤式或敞口隔艙式內浮頂安全性能差,易沉盤,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 禁止 | 取得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的油庫禁用,在役設備二年內改造完畢 | 鋼制內浮頂和裝配式不銹鋼全接液內浮頂 | 《石油庫設計規范》(GB 50074-2014)第6.1.7條 |
7 | 單端面機械密封離心泵和填料密封離心泵(液下泵除外) | 單端面機械密封離心泵和填料密封離心泵可靠性低,易因密封失效而發生泄漏,造成火災爆炸、中毒事故 | 禁止 | 甲A類、極度危害、高度危害和操作溫度超過自燃點的危險化學品禁用,在役設備三年內更換完畢 | 雙端面機械密封離心泵,串聯機械密封、干氣密封離心泵或者屏蔽泵、磁力泵、隔膜泵等無泄漏泵 |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加強化工企業泄漏管理的指導意見》(安監總管三〔2014〕94號) |
注:生產過程涉及硝化工藝的27種化學品包括:硝基苯、二硝基苯、硝基甲苯、二硝基甲苯、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乙氧氟草醚、O-甲基-N-硝基異脲、唑草酮、2, 5-二氯硝基苯、3-硝基鄰苯二甲酸、2, 4-二氯-5-氟苯乙酮、硝基胍、5-氯-2-硝基苯胺、2, 4-二氯硝基苯、2, 4-二氟硝基苯、芬苯達唑、阿苯達唑、二甲戊靈、甲磺草胺、氟磺胺草醚、4-氯-2, 5-二甲氧基硝基苯、2-硝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3, 4-二氟硝基苯、1-氨基-8-萘酚-3, 6-二磺酸(H酸)、2-硝基-4-甲砜基苯甲酸、6-硝基-1, 2-重氮氧基萘-4-磺酸(6-硝體)。
附件
《淘汰落后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
工藝技術設備目錄(第二批)》條款釋義
一、酸堿交替的固定床過氧化氫生產工藝
過氧化氫(H2O2)水溶液通常會緩慢分解生成水和氧氣,但在堿性、加熱或遇雜質的條件下其穩定性會變差,分解速度加快,甚至會引發爆炸。目前,國內部分企業采用酸堿交替的固定床生產工藝生產過氧化氫,在整個系統中循環使用并交替進入堿性和酸性工序,容易因設施設備故障或操作失誤等原因,造成過氧化氫溶液或含有過氧化氫的工作液與堿性物料接觸導致過氧化氫急劇分解甚至爆炸,安全風險高。
目前,流化床生產工藝是行業內較為先進的過氧化氫生產工藝,該工藝氫化塔中固、液、氣三相間的傳質、傳熱效果得到了強化,氫化反應效率提高,副反應產物減少,因此,該工藝無需用堿液對工作液進行再生,消除了過氧化氫溶液與堿性物質接觸發生分解爆炸的可能性。而且流化床生產工藝在國內已有相關項目建成并穩定運行,有效提升了該工藝過程的本質安全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代表了過氧化氫行業技術進步的方向。全酸性固定床生產工藝取消了工作液主循環流程中堿洗工序,設置獨立的工作液處理系統,工作液經分析呈中性或弱酸性才能返回系統,對于一些不具備條件實施流化床生產工藝改造的企業可選擇全酸性固定床生產工藝進行替代。
二、有機硅漿渣人工扒渣卸料技術和敞開式漿渣水解技術
有機硅漿渣是指在氯硅烷單體合成過程中產生的一些高沸點的暗色油狀固液混合物,成分復雜,一般夾雜著少量碳粉、硅粉、銅催化劑等。因黏附在器壁等處難以清理,一些企業采用人工扒渣卸料。
在人工扒渣卸料過程中,有機硅漿渣中的氯硅烷與空氣中的水分會發生反應生成腐蝕性鹽酸酸霧,且漿渣遇空氣可能發生自燃。漿渣水解處理過程中,漿渣與堿性水發生反應會釋放出氯化氫氣體和氫氣,采用敞開式漿渣水解技術,氯化氫氣體在空氣中會形成腐蝕性鹽酸酸霧;氫氣容易積聚引發火災、爆炸事故,安全風險高。
采用有機硅漿渣自動化密閉式卸料技術及密閉式漿渣水解技術,能夠對卸料及水解反應過程中釋放的氯化氫氣體和氫氣進行有效收集,防止人工扒渣卸料過程中逸出的有害氣體對人體造成傷害,并能有效避免有害氣體無序排放導致的火災、爆炸事故。連續運行的回轉窯漿渣焚燒技術也是先進的有機硅漿渣處理工藝,能利用高溫將有機硅漿渣進行無害化處理,漿渣中的物質在高溫下被氧化、熱解,去除率高。
三、間歇碳化法碳酸鍶、碳酸鋇生產工藝(使用硫化氫濕式氣柜的)
目前,國內碳酸鍶、碳酸鋇等生產企業多采用間歇碳化法生產工藝。該工藝是將硫化鍶(SrS)溶液通入碳化塔后,采用間歇反應方式與通入的二氧化碳氣體發生反應得到碳酸鍶(SrCO3)漿液,生成含硫化氫(H2S)的尾氣經克勞斯硫化氫尾氣處理系統制取硫磺。由于是間歇性生產,副產物硫化氫尾氣濃度及流量波動幅度較大,一般要在碳化塔和硫回收裝置之間設置硫化氫氣柜,用以為后續的克勞斯硫化氫尾氣處理系統提供穩定的硫化氫氣源。由于硫化氫是高毒氣體,屬于二元弱酸,采用濕式氣柜儲存硫化氫極易造成氣柜腐蝕、卡頓,密封失效易引發硫化氫泄漏、中毒事故。
目前較為先進的技術是采用碳酸鍶、碳酸鋇連續碳化法生產工藝或多塔碳化生產工藝,并配套硫化氫尾氣連續處理系統,無需設置氣柜暫存硫化氫,顯著降低了濕式氣柜儲存硫化氫導致硫化氫泄漏、中毒事故的安全風險。
四、間歇或半間歇釜式硝化工藝
硝化反應通常屬于強放熱反應,所用原料、中間產物、副產物及其產品具有爆炸危險性;間歇或半間歇釜式硝化生產工藝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低,現場操作人員數量多,一旦反應失控易引發爆炸事故,造成群死群傷,安全風險大。近些年來,部分企業硝化反應工序已從傳統的間歇/半間歇釜式生產工藝改造為微通道、管式反應器或連續釜式硝化生產工藝,不僅實現了工藝過程的連續平穩運行,而且現場不再需要操作人員進行卸料、清釜等人工手動作業,有效降低了現場操作人員群死群傷的安全風險。微通道、管式反應器較之傳統的釜式反應器,具有傳質、傳熱效率高,反應停留時間短,危險物料數量少等突出優勢,廣泛的推廣應用可顯著降低安全風險、提高硝化反應過程的本質安全水平。
五、無冷卻措施的內注導熱油式電加熱反應釜(油浴反應釜、油浴鍋)
內注導熱油式電加熱反應釜的釜體是雙層結構,夾層里面設置電加熱棒,使用前需人工將導熱油注入夾套中,工作時電加熱棒將電能轉化為熱能,達到給釜內物料加熱的目的。對于有冷卻措施的導熱油式電加熱反應釜,在反應釜溫度超高時,可以在切斷反應釜電加熱供電的同時,利用配套的冷卻措施實施反應釜的快速降溫,從而避免反應釜溫度失控引發事故。但對于無冷卻措施的內注導熱油式電加熱反應釜(油浴反應釜、油浴鍋)來說,只能依靠切斷電源進行自然冷卻降溫,一旦反應釜超溫,易發生反應失控導致火災、爆炸事故。
六、油庫的內浮頂儲罐采用淺盤式或敞口隔艙式內浮頂
內浮頂儲罐主要儲存甲B、乙A類液體,這類物料的火災危險性較大,歷年所發生的儲罐火災事故絕大多數涉及此類液體儲罐。淺盤式內浮頂是浮頂無隔艙、浮筒或其他浮子,僅靠盆形浮頂直接與液體接觸的內浮頂。敞口隔艙式內浮頂是浮頂周圈設置環形敞口隔艙,中間僅為單層盤板的內浮頂。這兩類浮盤穩定性差,一旦浮盤腐蝕穿孔,會造成泛液及浮盤沉盤,導致易燃易爆物料直接暴露在大氣環境之中,易引發火災爆炸事故。作為替代設備的鋼制內浮頂和裝配式不銹鋼全接液內浮頂穩定性好,發生儲罐全截面積著火的幾率小,另外裝配式不銹鋼全接液內浮頂氣相空間小,可有效減少儲罐內油品揮發,安全可靠性較高。
七、單端面機械密封離心泵和填料密封離心泵(液下泵除外)
常見的離心泵軸封類型有填料密封、單端面機械密封、雙端面機械密封、串聯式機械密封、干氣密封等多種密封型式。單端面機械密封以及填料密封相對來說可靠性低,易因為密封失效而發生泄漏,造成火災、爆炸、中毒事故。
雙端面機械密封有兩道端面密封,密封腔內緩沖液(或氮氣)加壓,若一級密封失效,緩沖液從密封腔往輸送介質內泄漏,輸送介質不外漏。串聯機械密封由兩套及以上同向布置的單端面密封串聯組成,配備外封供液系統,密封腔內的緩沖液不加壓。內側密封是主密封,相當于一個內置式單端面密封,密封腔內注滿來自封液罐的液體。外側密封可防止隔離液漏入大氣。干氣密封是使用氮氣作為緩沖介質的串聯機械密封,在密封腔內通入氮氣,保證主密封具有一定背壓,可極大延長主密封的使用壽命;主密封泄漏的工藝介質隨密封氣排入火炬,保證工藝介質不向大氣泄漏。屏蔽泵、磁力泵、隔膜泵等無泄漏泵也已經得到了廣泛推廣應用,此類無泄漏泵因獨特的結構設計,使得泵內輸送的物料與環境之間實現了徹底的物理隔絕,從根本上避免了傳統的離心泵因密封失效而導致泄漏發生的可能,本質安全水平更高。因此,甲A類、極度危害、高度危害和操作溫度超過自燃點的危險化學品,采用雙端面機械密封、串聯機械密封、干氣密封離心泵或者屏蔽泵、磁力泵、隔膜泵等無泄漏泵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好的適用性。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