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ngew. Chem. Int. Ed(德國應用化學)在線發表了武漢大學動力與機械學院定明月團隊在CO2制備高附加值化學品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論文題為Dimethyl Carbonate Synthesis from CO2 over CeO2 with Electron-Enriched Lattice Oxygen Species(電子富集晶格氧CeO2上二氧化碳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武漢大學為第一通訊單位,動力與機械學院博士生侯國強、王琪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許狄博士后、顧向奎研究員、定明月教授為通訊作者。
以CO2為原料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在碳中和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但由于缺乏對反應機制的深入認識和高效催化劑的設計策略,其效率遠未達到應用要求。反應中,由于兩種反應物吸附活化行為差異的矛盾,關鍵反應中間體(*CH3OCOO)難以形成和轉化是該反應面臨的關鍵問題。氧化鈰(CeO2)是CO2與甲醇直接合成DMC的常用催化劑。盡管傳統富含氧空位的催化劑具有良好的CO2的吸附活化能力,但遠不能滿足反應中在活化CO2同時形成活性甲氧基的關鍵需求。因此,設計一種既可活化CO2又能誘導形成活性甲氧基的新活性位點有望實現反應物的快速偶聯并獲得高收率碳酸二甲酯。
含富電子晶格氧CeO2上甲醇與CO2的反應行為
定明月團隊通過晶體重構策略在CeO2上引入了大量的點缺陷。CeO2獨特的晶格缺陷結構誘導了晶格氧的電子積累,從而有效地調節了催化劑的酸堿性質,獲得了高達22.2 mmol g-1DMC產率。系列實驗和理論模擬表明,不同于傳統氧空位的是,這些富電子的晶格氧不僅為CO2的吸附和活化提供了豐富的位點,而且誘導了弱吸附的活性甲氧基形成。甲氧基吸附強度的變化促進了*CH3O-*CO2偶聯形成*CH3OCOO,使得RDS由*CH3OCOO生成轉變為*CH3OCOO解離,因此降低了整個反應的能壘。本研究揭示了CeO2上富電子的晶格氧在調節反應物和中間體活化以及改變反應途徑中的關鍵作用,為CO2化學固定制高附加值長鏈化學品高效催化劑的合理設計和反應機制的深入認識提供了新的視角。
該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創新群體、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支持。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02053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