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化工領域,AIChE Journal、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CES)、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IECR)被公認為三大頂級化工期刊。三大刊一直致力于發表化學工程領域的基礎性研究工作,涵蓋生物化工、材料合成、過程系統工程、反應工程、催化科學、分離工程、化工熱力學、軟物質、傳遞現象、流體力學等諸多領域,期刊發表的原創性研究論文和綜述論文,在國際上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近日,安徽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工業催化團隊連續在AIChE Journal(美國化學工程師協會會刊,化工學科領域排名第一)和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發表最新研究進展。
化石能源的廣泛使用,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升高,由此帶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如海洋酸化、溫室效應等。催化二氧化碳加氫是一條綠色、可持續的轉化二氧化碳制備高附加值化學品的合成途徑。目前,關于復合催化劑微環境調控用于提升二氧化碳加氫導向合成液態燃料烴仍然缺乏系統研究。針對這一問題,工業催化團隊通過對膠囊催化劑內外微環境的精準調控,燃料烴C5+產物收率高達60.1% gcat-1,遠超同類報道水平。相關工作以“Spaced-Confined Capsule Catalysts with Tunable Micro-Environments for Efficient CO2 Conversion”為題,發表于AIChE Journal(AIChE J., e18445, 2024, doi:10.1002/aic.18445),實現學校在該期刊上零的突破,安徽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為論文第一署名單位,論文第一作者為我院2021級碩士研究生吳昊。郭立升副教授、孫松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鹵代芳胺是重要的有機中間體和精細化工產品,在醫藥、農藥、化學試劑等行業有著廣泛的應用。但是傳統還原方法存在生產成本高、反應效率低、產物分離困難等問題,并因產生廢棄物而造成環境污染。非貴金屬因其活性高、價格低廉、儲量豐富等優點,在鹵代硝基苯催化加氫方面受到了廣泛關注。然而,使用簡單的方法構建高效穩定的非貴金屬催化劑用于鹵代硝基苯選擇性加氫制備鹵代苯胺仍然是一個挑戰。
面對這一挑戰,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簡單解決的催化劑合成策略,即通過一鍋法合成N、S共摻雜的介孔碳負載非貴金屬催化劑。其中Co-NSPC催化劑在對氯硝基苯加氫制備對氯苯胺過程中表現出優異的活性和選擇性,TOF達到84.4 h-1。該工作為碳載非貴金屬的綠色合成提供了新思路。相關工作以“N,S-Co-doping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Co-Nx Content of the Co-NSPC Catalyst and Enhances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Halogenated Nitrobenzenes”為題發表在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上(Ind. Eng. Chem. Res, 2023, 62, 9, 3862-3872。論文第一作者為我院2021級碩士研究生徐家輝。柏家奇老師、孫松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上述工作是安徽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在化工領域標志性成果的新突破,也是化學工程與工藝國家一流專業建設、工程教育認證的階段性成果。研究成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基金、太原理工大學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等支持。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