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離子電池(SIBs)被認為是極具應用前景的大規模、全天候、長周期儲能技術。為了促進其高質量發展,需要面對更為嚴苛的操作要求,例如高倍率充放電以及能在極端工作溫度下穩定運行的能力。然而,極端操作條件往往會導致顆粒與電極層面的問題,包括顆粒間或顆粒內的荷電狀態異質性、低溫下極化驅動的副反應,以及由溫度變化所觸發的動力學控制步驟轉變。這些反應呈現出復雜的、遠離平衡態的特征,對SIBs的整體性能產生顯著影響。更為重要的是,要在實際的運行環境和電池循環過程中準確捕捉并理解這些現象,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
鑒于此,闕蘭芳副教授研究團隊根據前期關于低溫金屬離子電池與理論計算的研究工作積累(Angew. Chem. Int. Ed.2022,61, e202213416;Adv. Mater.2023,35,2307592),在本研究中聚焦SIBs低溫電壓振蕩的起源及其控制因素,通過電化學測試、原位表征并結合理論計算模擬,探究了NVP(磷酸釩)正極在PC(碳酸丙烯)/EC(碳酸乙烯)基電解質中的電壓振蕩行為,并證實該現象與材料在低溫下的局域相轉變密切相關;揭示了影響NVP正極在PC/EC基電解質中低溫局部相變的主要因素,進而提出消除低溫電壓振蕩的策略,構建了兼具良好低溫適應性與優異循環穩定性的鈉離子全電池。本研究為解決SIBs在極端工況環境下所面臨的性能限制和穩定性挑戰等問題提供新的思考視角和實施途徑。
華僑大學為本論文第一署名單位,華僑大學材料學院闕蘭芳副教授為論文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復旦大學晁棟梁教授和廈門理工學院羅浩副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廈門市自然科學基金和華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的大力支持。
論文鏈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311075121
聲明:化學加刊發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