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50K | 深圳 | 經驗工作經驗不限 | 博士 | 全職
1.金屬有機化學、藥物綠色合成、不對稱催化氫化、不對稱甲酰化反應、線性氫甲酰化反應
2.藥理學、藥物篩選;低氧誘導通路重要靶點機制研究及疾病治療模型;小分子與靶點結構生物學研究。
3.藥物化學;抗腫瘤及抗病毒靶向小分子藥物研發;天然產物結構修飾,核苷或雜環化合物合成。
1.有機合成、天然產物全合成、不對稱催化、藥物化學等相關的專業背景;
2.在國內外知名大學或者研究機構博士畢業;
3.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專業領域頂級期刊發表過論文;
4.年齡35周歲以下,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事業心、責任感和團隊協作精神,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
5.具有良好的英文閱讀、寫作和口頭交流能力。
張緒穆團隊介紹
張緒穆,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學理學院副院長,南方科技大學坪山生物醫藥研究院院長,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講席教授,長江學者講座教授,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張緒穆教授是第一位榮獲美國化學會Arthur C. Cope Scholar獎的中國內地科學家。開發的“Zhang enyne cycloisomerization(張烯炔環化異構化反應)”是為數不多的以華人科學家命名的人名反應。課題組近期發展以高端藥物綠色合成為特色的新藥研發。在藥物化學方向建立包括計算機輔助藥物化學,合成化學與藥理活性檢測,動物實驗在內的完善實驗研發平臺,積累了高水平的研究基礎。張緒穆教授發表學術論著400余篇,在Science Nat. Chem. Sci. Trans. Med.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著400余篇,論文他引>15000多次, 其中單篇論文他引>1800次,H index >75。 張緒穆教授2002年獲得美國化學會Arthur C. Cope Scholar 獎,是第一位榮獲此獎的中國內地科學家;2016年被評為深圳市海外高層次孔雀A類人才和深圳市南山區A類領航人才;2017年獲廣東省突出貢獻專業技術資格;2018-2021年連續被評為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2021年進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終身榜單;2021年獲深圳市自然科學一等獎;2022年獲第六屆中國化學會-贏創化學創新獎杰出科學家及中國科技產業化促進會科學技術獎科技創新二等獎。
張緒穆教授的主要科學貢獻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基于二茂鐵骨架的超高效手性三齒配體的開發與應用: 上個世紀90年代,張緒穆教授在國際上率先將手性三齒配體應用于簡單酮不對稱(轉移)氫化。1998年,首次發展的三齒配體ambox在不對稱轉移氫化、不對稱轉移氫化中表現出優異的對映選擇性控制。從2016年開始,以廉價的Ugi胺為手性原料,陸續發展了f-amphox、f-amphol、f-ampha、f-amphamide等一系列容易合成、結構可調的二茂鐵骨架手性三齒配體,在羰基化合物的不對稱氫化中表現超高的催化效率(TON:1,000,000)和對映選擇性(>99% ee),含膦大位阻二茂鐵骨架的引入不僅提高了配體的活性和選擇性,也使得配體更加穩定和更加容易修飾。(2)剛性、富電子手性雙膦配體的開發與應用:張緒穆教授在手性配體的合成和應用方面做出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發展了系列剛性、富電子的三烷基雙膦配體,如TangPhos、DuanPhos、Binapine等應用于銠金屬的不對稱氫化。該類富電子膦配體能夠加速一價銠對氫氣的氧化加成,提高反應性。同時,強的反位效應可以減少產物抑制,提高轉化數。由于配體的剛性,能給出很好的立體選擇性。以上幾種特性,使得該類配體成為銠金屬不對稱氫化中的超實用配體,廣泛應用于凱瑞斯德生化(蘇州)有限公司工業化生產,其中多個配體的金屬絡合物已經成為商業可得的高效金屬催化劑,可以從試劑公司Strem或Aldrich購買得到 (Acc. Chem. Res. 2007, 40, 1278;Chin. J. Chem. 2021, 39, 954)。(3)基于“氫鍵相互作用”策略,發展了雙功能有機-金屬催化手性雙膦-(硫)脲配體: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金屬催化和有機催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兩個領域分別獲得2001年和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但仍存在很多僅使用有機催化或金屬催化難以實現的反應。將有機催化和金屬催化聯合起來解決單一催化劑面臨的難題是熱門研究領域之一。有機與金屬雙催化模式間往往存在催化劑、底物、中間體等不兼容問題。因而,非常有必要發展新的不對稱催化策略,將有機催化和金屬催化結合到同一分子中,發展雙功能的新型有機-金屬催化劑,一方面運用有機催化單元對底物進行活化和手性誘導,另一方面通過金屬催化單元對底物進行多重活化,高效地實現一些僅用有機催化或金屬催化難以催化的反應,為實現挑戰性的新反應提供了有力途徑。基于此,運用“氫鍵相互作用”策略發展有機-金屬雙功能新型雙膦-硫脲配體ZhaoPhos,該配體中含有金屬催化中手性雙膦配體骨架和有機催化中的硫脲骨架,是目前應用范圍最廣泛的催化體系之一。其擁有多個優點:合成原料便宜易得、雙功能活化作用、結構易于修飾、對空氣穩定、能大規模合成。(4)“張—烯炔環異構化反應”的開發與應用:過渡金屬催化的烯炔環異構化反應是構建環狀化合物非常高效的方法,早在2000年,張緒穆課題組研究發現1,6-烯炔底物在銠-雙膦配體催化劑的作用下可以以非常高的區域選擇性得到五元雜環或者碳環化合物,該反應是首例銠催化的1,6-烯炔環異構化反應(Angew. Chem., Int. Ed. 2000, 39, 4104)。后續的研究發現采用BINAP作為手性配體就可以得到非常高的對映選擇性,并且該反應具有非常廣泛的底物適用范圍。2014年,該反應被《人名反應》收錄,并冠以張姓。“張烯炔環異構化反應”有著廣泛的適用性和實用性,利用該反應可以方便的實現烯烴和炔烴分子內的不對稱環化,高效地構筑了一系列五元雜環化合物,在生物活性分子以及藥物分子的合成中有重要的應用。例如,世界著名的有機化學家Nicolaou教授用張緒穆教授發展的人名反應實現了復雜活性分子平板霉素的全合成(J. Am. Chem. Soc. 2009, 131, 16905-16918)。張緒穆團隊也采用該合成方法實現了前列腺素類化合物的高效不對稱合成(Nat. Chem. 2021, 13, 692)。(5)抗新冠口服藥物“SHEN26”的研發: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后,張緒穆教授攜團隊與中山大學郭德銀教授團隊開發抗新冠口服藥物,化合物“SHEN26”是科技部新冠專項資助的五個小分子抗新冠藥物中的一個,療效顯著優于Molnupiravir。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后(Sci. Transl. Med. 2022, eabm7621 J. Med. Chem. 2022, 65, 2785),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已經和科興制藥簽署合作開發協議,是南科大首個轉讓的1.1類創新藥物,并于2022年6月23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簽發的《受理通知書》,受理號:CXHL2200414國和CXHL2200415國。
此外,張緒穆教授長期致力于發展高效、高選擇性不對稱催化反應,利用自己原創的手性配體工具箱為技術平臺,以重大藥物合成為產業化突破口,開發有自主知識產權、安全、環保、低成本、高質量的藥物綠色合成新工藝。張緒穆教授先后成立了凱瑞斯德(蘇州)和凱特立斯公司。凱瑞斯德成立于2008年,已有20多個年產大于5噸的新工藝路線投入生產,每年生產幾百噸醫藥中間體和原料藥,影響全世界數億患者的用藥需求(其中西他列汀年產100噸,占世界仿制藥報批份額70%以上;度洛西汀年產100噸累計生產300噸,占世界仿制藥報批份額80%以上;雷米普利年產10噸以上)。目前凱瑞斯德正準備2022年在科創板上市。凱特立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2018年正式啟動項目研發,已取得沙庫必曲、尼古丁、西那卡塞、苯福林、依折麥布、孟魯斯特、等10多種大品種藥物新工藝路線的重大突破。
南方科技大學張緒穆課題組成立于2015年,經費充裕,有較大的科研團隊(包括研究副教授、研究助理教授、博士后,博士生、碩士生)。課題組實驗室目前位于南方科技大學創園五棟六樓。課題組擁有HPLC、GC、LC-MS、GC-MS、手套箱、實時在線高壓反應分析系統、平行反應儀等一流的科研設備,化學系擁有400、500兆核磁、HRMS、元素分析、X-射線單晶衍射儀、X-射線粉末衍射儀、等一系列大型精密分析儀器,南方科技大學另設有獨立的分析測試中心,各種分析測試儀器齊全。
目前張緒穆課題組主要從事金屬有機化學、藥物綠色合成、藥物化學、不對稱催化氫化、不對稱氫甲酰化反應、線性氫甲酰化反應、二氧化碳還原、烯炔環異構化、天然產物全合成等方向的科學研究。涉及方面主要有銥、釕、銠及鐵、鈷、鎳參與的不對稱氫化反應,含磷、含氮配體的設計合成與應用。課題組在原創性磷配體的合成、應用方面做出過重大貢獻,在烯酰胺,烯醇酯,脂肪酮,芳香酮,酯及酰胺等不飽和化合物催化氫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近幾年課題組在PNN pincer配體、PNNP等類型的配體設計方面及新冠藥物研發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歡迎具有相關專業知識及立志于在有機合成做出卓越貢獻的有志之士加入我們,張緒穆教授海外關系網很豐富,可為有意去海外繼續深造的人士提供支持。
崗位設置
1.金屬有機化學、藥物綠色合成、不對稱催化氫化、不對稱甲酰化反應、線性氫甲酰化反應
2.藥理學、藥物篩選;低氧誘導通路重要靶點機制研究及疾病治療模型;小分子與靶點結構生物學研究。
3.藥物化學;抗腫瘤及抗病毒靶向小分子藥物研發;天然產物結構修飾,核苷或雜環化合物合成。
研究方向
1、 金屬有機化學、藥物綠色合成、不對稱催化氫化、不對稱甲酰化反應、線性氫甲酰化反應
2、藥理學、藥物篩選;低氧誘導通路重要靶點機制研究及疾病治療模型;小分子與靶點結構生物學研究。
3、藥物化學;抗腫瘤及抗病毒靶向小分子藥物研發;天然產物結構修飾,核苷或雜環化合物合成。
招收條件
1.有機合成、天然產物全合成、不對稱催化、藥物化學等相關的專業背景;
2.在國內外知名大學或者研究機構博士畢業;
3.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專業領域頂級期刊發表過論文;
4.年齡35周歲以下,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事業心、責任感和團隊協作精神,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
5.具有良好的英文閱讀、寫作和口頭交流能力。
博士后待遇與福利
(1)博士后聘用期兩年,年薪33萬元起,含廣東省生活補貼15萬元及深圳市生活補貼6萬元,并按深圳市有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博士后福利費參照學校教職工標準發放。
(2)特別優秀候選人可以申請校長卓越博士后,年薪可達50萬元以上。(含廣東省及深圳市在站生活補貼)。
(3)在站期間,可依托學校申請深圳市公租房,未依托學校使用深圳市公租房的博士后,可享受兩年稅前2800元/月的住房補貼。
(4)擁有優良的工作環境和境內外合作交流機會,博士后在站期間享受兩年共計2.5萬學術交流經費資助。
(5)課題組協助符合條件的博士后申請“廣東省海外人才支持項目”。即在世界排名前200名的高校(不含境內,排名以上一年度泰晤士、USNEWS、QS和上海交通大學的世界大學排行榜為準)獲得博士學位,在廣東省博士后設站單位從事博士后研究,并承諾在站2年以上的博士后,申請成功后省財政給予每名進站博士后資助60萬元生活補貼(與廣東省及深圳市在站博士后生活補貼不同時享受);對獲得本項目資助,出站后與廣東省用人單位簽訂工作協議或勞動合同,并承諾連續在粵工作3年以上的博士后,省財政給予每人40萬元住房補貼。
(6)博士后出站選擇留深從事科研工作,且與本市企事業單位簽訂3年以上勞動(聘用)合同的,可以申請深圳市博士后留深來深科研資助。深圳市政府給予每人每年10萬元科研資助,共資助3年(以深圳市最新申報要求為準)。
(7)根據《深圳市新引進博士人才生活補貼工作實施辦法》規定,新引進博士人才生活補貼(10萬元)與省市博士后在站生活補貼不同時享受。
博士后項目及基金介紹
(1)廣東省博士后在站生活補貼 30萬/兩年
(2)深圳市博士后在站生活補貼 12萬/兩年(稅后)
(3)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 63萬/兩年(與廣東省補貼不兼容)
(4)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 60萬/兩年(與廣東省補貼不兼容)
(5)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站前、站中) 18萬(科研經費)
(6)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12萬/8萬(科研經費)
(7)廣東省海外青年博士后引進項目 60萬/兩年(與廣東省、深圳市補貼不兼容)
聯系方式
有意向者請將PDF格式詳細簡歷、論文發表情況、簡要研究工作總結、代表作、推薦信發到以下郵箱,來信請注明到崗時間。
有機化學:陳老師 chengq@sustech.edu.cn
藥物化學:李老師 liyj@sustech.edu.cn
張緒穆課題組近兩年代表性工作
[1] Wang, F. Chen, Y. Yu, P. Chen, G.-Q. Zhang, X.,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Oximes Synergistically Assisted by Lewis and Br?nsted Acids, J. Am. Chem. Soc. 2022, 144, DOI: 10.1021/jacs.2c07506
[2] Cao, L. Yang, S. Xu, T. Huang, S. Ji, Y. Liu, X. Luo, R. Liu, L. Xing, F. Lin, C. Shi, M. Li, C.-M. Guo, D. Li, Y. Li, G. Zhou, Q. Yang, Y. Zhu, T. Yu, Y. Zhang, X. Li, G. Wang, P. Zhang, X. Sun, J. Zhao, J. Yang, Y. Lu, H. Liao, R. Shi, Y. Zhang, L. Dai, J. Cong, F. Luo, Y. Zhu, Y. Zhang, Y. Luan, H. Zhang, W. Zhang, H. Chen, J. Ke, B. Zheng, H. Deng, X. Zhao, J. Guo, D., The adenosine analog prodrug ATV006 is orally bioavailable and has preclinical efficacy against parental SARS-CoV-2 and variants, Sci. Transl. Med. 2022, 14, eabm7621.
[3] Li, S. Zhang, D. Zhang, R. Bai, S.-T. Zhang, X., Rhodium-Catalyzed Chemo-, Regio- and Enantioive Hydroylation of Cyclopropyl-Functionalized Trisubstituted Alkenes, Angew. Chem., Int. Ed. 2022, 61, e202206577.
[4] Lin, B. Yang, T. Zhang, D. Zhou, Y. Wu, L. Qiu, J. Chen, G.-Q. Che, C.-M. Zhang, X., Gold-Catalyzed Desymmetric Lactonization of Alkynylmalonic Acids Enabled by Chiral Bifunctional P,N ligands, Angew. Chem., Int. Ed. 2022, 61, e202201739.
[5] Li, Y. Cao, L. Li, G. Cong, F. Li, Y. Sun, J. Luo, Y. Chen, G. Li, G. Wang, P. Xing, F. Ji, Y. Zhao, J. Zhang, Y. Guo, D. Zhang, X., Remdesivir bolite GS-441524 Effectively Inhibits SARS-CoV-2 Infection in Mouse Models, J. Med. Chem. 2022, 65, 2785-2793.
[6] Hu, L. a. Wang, Y.-Z. Xu, L. Yin, Q. Zhang, X., Highly enantioive synthesis of N-unprotected unnatural α-amino acid derivatives by ruthenium-catalyzed direct asymmetric reductive amination, Angew. Chem., Int. Ed. 2022, 61, e202202552
[7] Liu, G. Zheng, L. Tian, K. Wang, H. Chung, L. W. Zhang, X. Dong, X.-Q. Ir-Catalyzed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Unprotected Indoles: Scope Investigations and Mechanistic Studies. CCS Chem. 2022, DOI: 10.31635/ccschem.022.202101643
[8] Zhang, J.-S. Jiang, Y.-F. Guan, F. Zhang, S. Xu, C.-Q. Bai, S.-T. Wen, J. Li, J. Zhang, X., Assessing Dual Rh/Ru Cascade Catalysts in One-Pot Homogeneous Synthesis of Ethanol from Syngas and Methanol, CCS Chem. 2022, DOI: 10.31635/ccschem.022.202202048
[9] Zhang, F. Zeng, J. Gao, M. Wang, L. Chen, G.-Q. Lu, Y. Zhang, X., Concise, scalable and enantioive total synthesis of prostaglandins, Nat. Chem. 2021, 13, 692-697
[10] Wen, J. Wang, F. Zhang, X.,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catalyzed by first-row transition l complexes, Chem. Soc. Rev. 2021, 50, 3211-3237
[11] Wang, H. Wen, J. Zhang, X., Chiral Tridentate Ligands in Transition l-Catalyzed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Chem. Rev. 2021, 121, 7530-7567
[12] Wang, F. Yang, T. Wu, T. Zheng, L.-S. Yin, C. Shi, Y. Ye, X.-Y. Chen, G.-Q. Zhang, X., Asymmetr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 of α-Substituted-β-Keto Carbonitriles via Dynamic Kinetic Resolution, J. Am. Chem. Soc. 2021, 143, 2477-2483
[13] Du, X. Xiao, Y. Yang, Y. Duan, Y.-N. Li, F. Hu, Q. Chung, L. W. Chen, G.-Q. Zhang, X., Enantioive Hydrogenation of Tetrasubstituted α,β-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Enabled by Cobalt(II) Catalysis: Scope and Mechanistic Insights, Angew. Chem., Int. Ed. 2021, 60, 11384-11390
[14] Zhao, Q. Chen, C. Wen, J. Dong, X.-Q. Zhang, X., Noncovalent Interaction-Assisted Ferrocenyl Phosphine Ligands in Asymmetric Catalysis, Acc. Chem. Res. 2020, 53, 1905-1921
[15] Yin, Q. Shi, Y. Wang, J. Zhang, X., Direct catalytic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α-chiral primary amines, Chem Soc Rev 2020, 49, 6141-6153
[16] Wang, J. Shao, P.-L. Lin, X. Ma, B. Wen, J. Zhang, X., Facile Synthesis of Enantiopure Sugar Alcohols: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and Dynamic Kinetic Resolution Combined, 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18166-18171
[17] Hu, L. a. Zhang, Y. Zhang, Q.-W. Yin, Q. Zhang, X., Ruthenium-Catalyzed Direct Asymmetric Reductive Amination of Diaryl and Sterically Hindered Ketones with Ammonium Salts and H2, 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5321-5325
[18] Du, X. Xiao, Y. Huang, J.-M. Zhang, Y. Duan, Y.-N. Wang, H. Shi, C. Chen, G.-Q. Zhang, X., Cobalt-catalyzed highly enantioive hydrogenation of α,β-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Nat. Commun. 2020, 11, 3239
[19] Chen, G.-Q. Huang, J.-M. Lin, B.-J. Shi, C. Zhao, L.-Y. Ma, B.-D. Ding, X.-B. Yin, Q. Zhang, X., Highly enantioive hydrogenation of tetra- and tri-substituted α,β-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with oxa-spiro diphosphine ligands, CCS Chem. 2020, 2, 468-477.
張緒穆課題組近期代表性工作新聞報道 =https://newshub.sustech.edu.cn/html/202204/42132.html>https://newshub.sustech.edu.cn/html/202204/42132.html
=https://newshub.sustech.edu.cn/html/202203/41852.html>https://newshub.sustech.edu.cn/html/202203/41852.html
=https://newshub.sustech.edu.cn/html/202102/39688.html>https://newshub.sustech.edu.cn/html/202102/39688.html
=https://www.sohu.com/a/471367501_610519>https://www.sohu.com/a/471367501_610519
chengq@sustech.edu.cn、liyj@sustech.edu.cn
南方科技大學(簡稱南科大)是深圳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宏觀背景下,創建的一所高起點、高定位的公辦創新型大學,它肩負著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揮先導和示范作用的使命,并致力于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和深圳創新型城市建設。 南科大借鑒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學的學科設置和辦學模式,以理學、工學學科為主,兼具醫學和特色人文社會學科,在本科、碩士、博士層次辦學,在一系列新的學科方向上開展研究,使學校成為引領社會發展的思想庫和新知識、新技術的源泉。
張緒穆課題組介紹
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張緒穆課題組成立于2015年,經費充裕,有較大的科研團隊(包括研究副教授、研究助理教授、博士后,博士生、碩士生)。課題組實驗室目前位于南方科技大學創園五棟六樓。課題組和化學系擁有HPLC、GC、LC-MS、GC-MS、手套箱等一流的科研設備,化學系擁有400、500兆核磁、HR-MS、元素分析、X-射線單晶衍射儀、X-射線粉末衍射儀、實時在線高壓反應分析系統、平行反應儀等一系列大型精密分析儀器,南方科技大學另設有獨立的分析測試中心,各種分析測試儀器齊全。本課題組為高標準化前沿課題組,所有工作人員均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實驗室按國際標準建設,管理、實驗室儀器設備均為全新,質量可靠,為工作人員提供一流的科研環境并且可以最大限度保證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及健康。
目前張緒穆課題組主要從事金屬有機化學、藥物綠色合成、不對稱催化氫化、不對稱氫甲酰化反應、線性氫甲酰化反應、二氧化碳還原等方向科學研究。涉及方面主要有銥、釕、銠及鐵、鈷、鎳參與的氫化反應,含磷、含氮配體的設計。課題組在原創性磷配體的合成、應用方面做出過重大貢獻,在烯酰胺,烯醇酯,脂肪酮,芳香酮,酯及酰胺等不飽和化合物催化氫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近幾年課題組在PNN pincer配體,PNNP等類型的配體設計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推免研究生-南方科技大學李闖創課題組 | 3K-4K | 深圳南山區 | 應屆畢業生 | 2025-05-29 |
博士后(南科大李闖創課題組) | 28K-30K | 深圳南山區 | 工作經驗不限 | 2025-02-10 |
(快速響應)10W南方科技大學張緒穆院士招收2025級博士研究生(2月28日截止) | 8K-9K | 深圳 | 工作經驗不限 | 2025-01-22 |
張緒穆院士課題組誠聘有機和藥化博士后(長期有效) | 20K-30K | 深圳南山區 | 工作經驗不限 | 2024-06-11 |
博士后,研究助理(南科大 李闖創課題組) | 33K-35K | 深圳南山區 | 工作經驗不限 | 2024-0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