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大學夏興華教授、李劍副研究員團隊提出了一種基于紅外光生力顯微技術的三維納米紅外成像方法,通過發展表面敏感的外差測量模式和體積敏感的零差測量模式,在低于10 nm的分辨率下納實現了有機陽離子在...
由華東師范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上海分子治療與新藥創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章雄文教授科研團隊與復旦大學科研團隊共同研發的抗腫瘤惡病質與增肌領域的臨床前小分子原創新藥,近日與國際生物制藥公司達成了總額為1億...
2024年7月4日,Wiley與科學網將開展首次“頂刊一作”分享會聯合直播,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黃輝,請他介紹和分享高效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成果,黃輝教授課題組探索了更高效的電子傳遞途徑...
近期,山東理工大學李新進課題組設計了一種電磁感應促進的有機分子的氧化還原反應。該研究的設計思路是在旋轉磁場中金屬導體通過切割磁感線產生感應電動勢,通過調控磁場強度、金屬導體長度以及旋轉頻率實現與反應物...
2024(第6屆)抗菌科學與技術論壇由中關村匯智抗菌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內蒙古大學共同主辦,將于2024年8月7 日- 9日在呼和浩特舉行。本次大會以“抗菌科學前沿與探索”為主題,通過大會報告、分...
2024年6月27日,華東理工大學張立新教授團隊劉雪婷課題組在雙功能萜合酶的設計改造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工作以“Function Switch of a Fungal Sesterterpene Sy...
廖賽虎教授課題組(www.liao-lab.com)近期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 Angew. Chem. Int. Ed. 上,以“Radical Fluorosulfonamidation: A Fac...
近日,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 Corinna S. Schindler課題組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
SixMol儀器設備:SixMol實驗室全自動清洗機、5寸數顯磁力加熱攪拌器(套裝)、7寸數顯磁力加熱攪拌器(套裝),旋轉蒸發儀、聯系電話:18676881059 、18676882001 ...
近日,華熙生物中試成果轉化中心在天津全面建成。該中心占地30000 平方米,擁有64條中試生產線,通過“模塊化”和“抽屜式”的先進理念優化中試環節,可承接醫藥級、護膚品級、食品級等多種生物活性物原料產...
最近,合成生物的概念迅速升溫,并延伸至資本市場。業內人士認為,合成生物作為21世紀生命科學領域的顛覆性技術之一,其應用非常廣泛,前景可期,也已有不少國家將之作為發力的關鍵領域。隨著合成生物學研究不斷走...
近日,2024 CPHI 世界制藥原料中國展在上海開幕。此次CHPI展會匯聚了全球制藥原料供應商和采購商,中國原料藥企業的出海布局與技術創新再度成為行業焦點。在展會現場,有記者分別采訪了華海藥業副總裁...
大環芳烴是超分子化學理論與應用研究的重要工具,設計合成結構新穎、性能優異的大環芳烴一直是超分子化學領域內具有挑戰性的課題。吉林大學楊英威教授團隊長期致力于新型大環芳烴的設計開發,以結構為基礎,功能為導...
高效、綠色、廉價的反應體系一直是化學家們在過渡金屬催化不對稱氫化領域內的不懈追求。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張萬斌教授課題組報道了一種豐產金屬鎳催化α-取代丙烯酸的不對稱氫化反應,高效地合成了一系列手性α-取...
宜昌誠邦藥業有限公司年產3萬噸高端精細化學品項目、貴港市微芯科技有限公司高端肉桂酸系列產品擴建及高純溶劑生產項目、山東源創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60噸醫藥中間體項目、山東泰魯時代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醫藥中間...
近日,廣州研創生物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與中南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簽約儀式在學校舉行。根據協議,廣州研創向中南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1億元人民幣,用于支持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條件改善和法學等學科建設。...
6月26日,《自然》(Nature)在線刊發了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陳煒、劉宗豪團隊題為“Buried interface molecular hybrid for inverted perovskit...
近日,美國佛羅里達大學Aaron Aponick課題組首次報道了一種銠催化聯烯或炔烴與亞磺酸鈉的高度區域和對映選擇性氫砜化反應(hydrosulfonylation),合成了一系列手性烯丙基砜衍生物(...
為滿足研究人員的不同需求,確保造福人類的高質量研究得以發現,Wiley全新推出Forward系列和Influence系列期刊旨在為作者提供多種開放獲取出版選擇。...